在送走三個戰車研究所的院士後,顧承淵踱步走到落地窗前,看著窗外開闊的山林遠景舒緩了一下緊繃的神經。
開玩笑,堂堂院士怎麼可能只拿他們當研究員用?多領域發展才是正道好吧?
光一份工作是不夠體現他們價值的!
想到這裡,顧承淵突然就想起了輕武器研究所的那位院士,說在研究單兵裝備,最近也不知道在搗鼓啥。
但無論搗鼓什麼,不能流水線生產都是一場空,所以也不能讓他太閒。
“桂紅!”
“到!”剛才去後勤部傳達命令的周桂紅已經回來了。
“讓機關在軍統小組的成員名單裡再加上輕武器研究所所長李天臨院士的名字!”
“是!”
既然戰車研究所儲備有99A主戰坦克、04A步兵戰車等現役裝甲車輛的技術圖紙,那輕武器研究所想必也儲備有191槍族、08單兵火箭筒等武器的技術圖紙。
所以與其等待他們慢慢搞出什麼高斯步槍、外骨骼,還不如先把現役的裝備給本土化生產出來!
正好自己有個百廢待興的工業區等著人啟動,派他們過去的目的就是搞DIY,自己研究所武器裝備生產需要什麼工廠,就利用現成的裝置搭建什麼工廠!
民用領域的工廠在顧承淵這裡優先順序很低,哪怕拆十座民用領域的工廠能組裝出一座軍工廠,在顧承淵看來也是大賺!
反正就一句話,必須保證軍工領域生產的最高優先順序!
....
“首長,軍人事務部的同志發來訊息,咱們軍隊內部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育體系已經全部搭建完畢,包括教學場所建設、師資力量招募、教材編寫工作等等!”
教育體系搭建完成了?
聞言,顧承淵忍不住面上一喜,百年大計,教育為先!
鋼鐵和火藥爭的是生存空間,只有孩子爭的才是未來,所謂重建人類文明,絕不是說說而已,顧承淵一直都在身體力行!
軍隊內部的教育體系從立項到現在徹底完成,前後用了整整3個月時間,之所以拖這麼久,最主要的還是教材編寫工作。
教育講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末世前的教材已經不符合當前的末世發展形勢了,所以為了避免教育出一群脫離時代的學生,重新改編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什麼而戰,為誰而戰非常重要!
“那邊的同志想請您為學校起名,並問您三天後有沒有時間參加第一屆軍隊教職工大會開幕式!”
“起名?”
聽到這兩個字,顧承淵心裡一動,想到什麼似的脫口而出道:
“就叫復興吧!”
“為復興人類文明而讀書!”
提到復興兩個字,顧承淵眼神格外堅定!
“復興?復興幼兒園、復興小學、復興初中、復興高中...首長,復興這個名字好啊!”周桂紅嘴裡唸叨著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