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吧。
總有機會的。
翌日上午,雪下得更大了。
林喻之望著車窗外白茫茫的世界,恍惚間以為自己身在北方——他沒曾想過,南方也會下這樣鋪天蓋地的雪。
目的地位於城鄉結合部的一片自建房區,周時也抬腿跨過汙水結成的冰面,伸手要扶林喻之,林喻之卻已經踩著髒雪下了車。
“看路,地上滑。”周時也低聲囑咐一聲,轉身走進迷宮似的巷道。
這裡到處都是違法擴建,令這些小路變得更加逼仄。二人最後停在一間有些年頭的平房前。周時也把鑰匙捅進鎖眼,一邊開鎖,一邊抖了抖鐵門。生鏽的門鎖終於有所松動,他用肩膀抵著門板用力一撞,裹著陳舊黴味的灰塵從開啟的門縫中撲面而來。
“你在這等我一會兒。”他給林喻之拍掉圍巾上落上的薄雪,又把圍巾往上扯了一點,“我進去收拾一下。”
林喻之點點頭,目光掠過牆根那一摞蜂窩煤,還有那個邊緣掉漆的搪瓷痰盂。痰盂裡面結著黃褐色的冰,冰面上還凍著半截煙頭。他突然意識到,他們家雖然經歷過一場沉重變故,但直至今日,林牧為的人脈和餘蔭仍在,和周時也相比,他可能根本沒有過過真正的苦日子。
可是,周勇當年明明拿到了賠償款。
“你是和小也一路回來的朋友?”
林喻之聞言回頭,看到一位看起來大約五六十歲的婦人。她打量了幾眼林喻之的衣著,又嫌棄地在雪地裡蹭了蹭鞋底的泥水:“哎喲,嫩個多年過克了,這點咋個還是又髒又亂呢。”
她不像是住在這附近的住戶,林喻之禮貌地向她解釋:“我是他同事。”頓了頓,還是沒忍住,問那婦人,“他家一直住在這裡?”
“他家?”那婦人搖搖頭,大約是擔心林喻之聽不懂,又換回了普通話,“他爹老早就沒住這裡啦,在市中心買了大房子。”又壓低聲音湊近,“不過我聽說,那新房小也一次都沒去過。這個娃兒,犟得很。”
林喻之這下明白了。
也是。那些錢沾著羅韻蘭的血,周時也怎麼可能走進用那種錢買下來的房子裡。
那婦人又低聲絮叨了幾句天氣,周時也突然探出身,朝他們各看了一眼,招呼道:“李嬸,屋裡頭坐,外頭冷。”
被稱作李嬸的婦人寒暄著進了屋。林喻之跟在二人身後,發現屋裡比屋外還要陰冷,寒氣穿透衣料,直往骨頭縫裡鑽。這套房子的採光和通風都很糟糕,進門是一條狹窄的過道,一左一右各有一間房,再往前則是一間巴掌大的廚房。林喻之沒看到衛生間。不知道是不是雜物堆積太多的緣故,他感覺這裡還不如嶽城那套一室一廳的客廳大。
周時也將他安頓在稍小的那間房裡,自己去對面招呼李嬸。林喻之環視一週,這房間雖然光線昏暗,卻被人收拾得很整潔。窗邊的木桌上摞著幾本初中課本和練習冊,一張窄小的單人床擠在書桌與牆之間,斑駁起皮的牆面上貼了許多張已經褪色卷邊的獎狀。
這些獎狀倒很符合林喻之對周時也房間的想象。
他逐張看過去,最後一張是初中一年級的數學競賽一等獎,再往後就沒有了。
初中一年級。林喻之怔怔地望著那些獎狀,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這些獎狀是羅韻蘭貼上去的。
在這個房間裡生活過的男孩長大了,可這個房間的時間卻永遠停在了羅韻蘭離開人世的那一刻。他低下頭,伸手摸了摸那張明顯容不下一個成年男子的單人床。
母親過世後,不但沒有人會在這面牆上為上進的少年貼上新的獎狀,也不再有人惦記著給處在青春期的男孩換一張適合他身高的新床。
他離開床邊,拉開衣櫃,在裡面只看到了幾件洗得發舊的衣服,都是學生穿的基礎款式。
還有幾套頗有年代感的校服和運動服。
林喻之想起第一次在財務室門口見到周時也的那天,年輕男人穿著一身不起眼的廠服,身姿卻挺拔得像株白楊。雖然沒見過十幾歲的周時也,但林喻之能夠想象,即使身穿這種款式過時的運動服,他一定也……
指尖在觸控到運動服衣袖的瞬間突然頓住,林喻之盯著那套運動服看了半晌,將它從衣櫃中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