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他這麼一提醒,安樂才想起這事,在太學院傳法的大修士一般都有自己的別號。
例如念算禪師的別號就是念算禪師,而天人山則是山中居士,已經形成一個潛移默化的潛規則。
這倒不是出於什麼特殊原因,只是別號往往比名字更有特徵,世上重名者不計其數,但取相同別號的人卻少之又少。
安樂思索片刻,吐出一個名字:“無虛,就叫我無虛道人吧。”
這是他曾在大泰神朝用過的化名,用在這時卻恰到好處。
******
與周天子辭別後,安樂先是回到論道的現場,與幾名修士交流,順帶指點了凌逍遙等人在修行上的問題。
隨後,安樂便準備離開玄天城,前往玉京城。
玄公明、初曦還有玄輝都與他同行。
經過這次論道,關於傳送法陣的研製、建設,已經被提上了日程,但要說真正投入使用,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大周城市與城市之間隔著相當遙遠的距離,其中還有許多兇險,光靠修士飛行,消耗巨大不說,說不定還會遭遇意外。
周天子貼心的為安樂準備了一隻座駕,用於趕路。
安樂等人來到這“座駕”前,以他的見聞,都不免暗自咋舌。
眼前這隻巨獸發出長長的低鳴聲,雖然低沉,但是聲音卻極為宏大,震得人胸腔嗡嗡作響。
這是一頭長達十多里的大鯤,身體卻呈現土黃色,倚靠在大地上,巨大的魚鰭揮動,便帶起一層層土浪,氣勢驚人。
“它是土行鯤,日行千里一點問題都沒有。”
玄公明像是很熟悉這種交通工具,第一個登上了大鯤的背部,其上還修建著一座漂亮的小樓,專門用於搭乘客人。
安樂跟隨他一起登鯤,視線卻不禁被大鯤背部的一道豎鰭吸引。
這道豎鰭的形狀,倒很像是他曾見過的道紋山,只是現在,還沒有那些奇異的道紋刻在上面。
安樂不動聲色,也沒多說什麼。
伴隨著又一聲長鳴,眾人腳下一陣顫動,整頭土行鯤將大半的身子都埋進了泥土中,大鯤的魚鰭像是翅膀,振動拍擊,周遭的大地與它的身體接觸時,如同化作流水一般,輕易任由它在地下游動。
顯然,這是土行鯤的天賦神通,很適合代步。
在土行鯤動起來後,周遭的景色開始快速後退,速度很是不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