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挖走第一枚白色箭頭之後,石泉並沒有急著離開。
自己一不偷二不搶也沒什麼好怕的,挑晚上偷偷摸摸的挖無非是不想惹上不必要的麻煩而已。
抱著冰糖一覺睡到大天亮,石泉先去鎮子上溜達了一圈解決了早飯問題這才不慌不忙的往奧博揚方向走。
從廢棄教堂趕往奧博揚這段路僅僅70公里左右,而且相對來說要好走的多,雖然路面偶爾還是會遇到坑坑窪窪的情況,但這對太脫拉來說幾乎和公路沒什麼區別。
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太脫拉沿著奧博揚城南的普肖爾河一路向東開了十多公里終於踩下了剎車。
石泉下車前再一次登入了俄聯邦的官方確認了下自己所在的位置。險之又險,只要沿著普肖爾河再往普洛霍羅夫卡方向走最多十公里就將進入遺址保護區。
此時他所在的位置是普肖爾河的一處河灣地帶,距離河灣不遠的農田邊緣,至今還能隱約看到大片殘存的反坦克錐。
前蘇聯歷史記載裡,這裡爆發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普洛霍羅夫卡戰役。
事實上,這場戰役只能算第二大,真正意義上的最大規模坦克戰應該是布羅迪戰役。
而真實的普洛霍羅夫卡戰役參戰坦克數量並非廣為人知的1500輛。甚至根據一些歷史學家考證可能連1000輛都達不到,但這依舊算得上二戰蘇德戰場上少有的大型坦克戰。
交戰雙方在這場戰鬥中各有勝負,蘇聯紅軍戰術上輸給了德軍,損失了超過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甚至這場戰鬥還導致了蘇軍181坦克旅全軍覆滅。
高達70%的戰損換來的卻僅僅只是擊毀德軍60輛左右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這交換比幾乎達到了10:1,所以才說蘇聯在戰術上輸給了德軍,所以才在歷史上大書特書用“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來掩蓋戰術上的失敗。
反觀德軍一方,雖然消滅了十倍於己的敵人的,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被前赴後繼的蘇聯紅軍成功阻擋住了北上的步伐。
就這樣,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去了唯一的一次對蘇軍庫爾斯克突出部合圍機會,這也直接導致了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的潰敗。
“但願這次還是德軍裝備,千萬千萬不要是蘇軍的。”
普洛霍羅夫卡戰役的結果讓石泉對這次的綠色箭頭並沒有抱太大期望。畢竟德軍的損失太小了,從機率上講,這次的綠色箭頭很可能代表蘇軍裝備。
而蘇軍裝備,因為其巨大的保有量和蘇聯一貫奉行“簡單實用”的理念,除了極個別稀有裝備,二戰蘇軍文物價格一般都會比同類的德軍裝備要便宜不少,甚至很多時候根本就賣不出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T34坦克,職業挖土黨最不願意挖到的坦克型號裡排在第一的永遠是T34,這玩意兒甚至都不如同時期的蘇聯產拖拉機值錢。
為啥?因為太多了!
之前石泉挖豹式,大伊萬拉來的推土機是用T34底盤改裝的,前兩天開車來庫爾斯克的路上,那個守著泥潭賺拖車費的漂亮毛妹開的也是T34底盤。
甚至曾經有人戲稱,“隨便走進一個俄羅斯鄉下小鎮都能找到至少三臺還能啟動的T34坦克底盤,但你在這個小鎮卻不一定找的到教堂和醫院。”
“能挖到啥就是啥吧!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嘛!”
石泉自嘲的笑了笑放下心中的擔憂,沒什麼可抱怨的,雖然職業挖土黨們不願意挖到的坦克是T34,但如果真挖到了也從沒見誰放棄過,這玩意兒再怎麼不值錢不得比屍體賣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