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韋利湖南岸,暴雨依舊,岸邊除了三臺太脫拉和一臺重型平板拖車之外根本看不到人的影子。
而在水下,石泉兄弟三個已經將最後一個打撈浮袋固定在了KV1坦克底盤的屁股上。
鎖好最後一枚吊裝扁帶,何天雷敲了敲帶下來的氣瓶,石泉和大伊萬立馬沿著固定著坦克底盤車頭足有黃瓜粗細的鋼纜遠遠的退開。
“嗤!”
沉悶的氣流聲中,固定在“炮塔”上的打撈浮袋最先快速膨脹化為一個直徑五米高足有一米五的圓柱形氣球,可不要小看它,僅僅這樣一個打撈浮袋就可以提供十噸的浮力!
丟掉斷氣兒的氣瓶,何天雷拿起第二個氣瓶和車尾的浮袋連線在一起再次開啟,隨後是第三個、第四個。
當第五個橙紅色打撈浮袋被氣瓶吹開,沉寂在泥沙中的坦克底盤拖著頭頂的SIG33步兵炮緩緩離開了湖底的泥沙!
還真行!兄弟三個相互對視激動的用力揮舞著拳頭!
“咕嚕咕嚕”
大伊萬指了指頭頂,三人離得坦克底盤遠遠的浮出了水面。
“沒想到這方法真的可以!”
大伊萬激動的說道,“現在咱們離它遠一點,不然萬一有哪個打撈浮袋爆炸了絕對會被壓成餡餅。”
“別看熱鬧了,趕緊上岸把它拽上來!”石泉話音未落已經走向了岸邊。
三臺太脫拉車尾都帶著原車標配的拖車鋼纜,雖然長度只有不到3米,但粗細卻跟黃瓜一樣,把這三條鋼纜連結在一起,然後再接上平板拖車帶來的那根5米長的拖車杆,這長度對接下來的拖拽來說已經綽綽有餘。
三臺太脫拉前後串聯,生怕動力不夠,最後連找來的平板拖車頭都加入了進來。
排在最前的石泉最先發動車子,抖著一身蓬鬆長毛的冰糖蹲在中控儀表臺上,烏溜溜的大眼睛死死的盯著延伸進湖水裡的鋼纜。也許它很好奇這麼粗的魚線能釣上來的魚到底會有多大。
和它同樣好奇的還有排在後面用拖車杆串聯起來的大伊萬何天雷,以及駕駛平板拖的那位沉默寡言的中年司機。
“滴——!”
做好準備的石泉第一個按響氣動喇叭,緊接著大伊萬、何天雷、拖車司機相繼按響喇叭。
發動機的轟鳴聲中,排成長龍的四臺車動作一致的緩緩後退,湖面上也漸漸浮現出一朵橙紅色的巨大花朵!
這遠比他們預料的要簡單的多!
一米!
兩米!
三米!
直到重量超過40噸的KV1坦克底盤再次接觸到河岸的沙石地,綁在他身體四周的五朵打撈浮袋徹底露出水面再也沒辦法提供一絲一毫的浮力的時候,四臺車才再次感受到沉重的阻力!
但這一切早已為時已晚,沒了湖水的阻礙,他們要對抗的也只不過是鬆軟的沙石地而已,當KV1的兩條履帶艱難的壓上鋪在預設路線上的幾根原木上時,最後的這點兒阻力也全然消失。
木料經受不堪重負的碾壓發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噪音彷彿這臺“蘇德合資自行火炮”出浴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