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爾哥羅德休息了一晚,石泉在出發前專程跑了一趟別爾哥羅德大教堂。
這座擁有淡藍色外牆和金色洋蔥頂的建築正是太脫拉後備箱裡那個超大號十字架的孃家。
但他可不是為了送十字架來的,石泉造訪這裡的目的是為了和二戰德國失蹤士兵尋回組織的人交接那位在絕望中吞槍自殺的火炮觀察員。
石泉並不介意幫這位士兵迴歸故土入土為安,畢竟這本來就是挖土黨的工作職責之一。
當然,也別妄想讓石泉去同情這個倒黴蛋。在他看來,只要涉及戰爭,不管是挑起戰爭的瘋子還是支援瘋子的普通老百姓就沒一個是真正無辜的,德國如此,小鬼子亦如此。
反過來說,這也就是個和自己屁關係沒有的德國佬,但凡換個拿姨媽紙當國旗的小鬼子,你還想入土為安?挫骨揚灰都算他石泉心軟。
沒興趣參加教堂組織的安魂儀式,石泉將屍體和士兵牌交給士兵尋回組織的工作人員便一刻不帶停留的掉頭北上直奔波內裡。
這次總統哥兄弟倆沒跟著,他們竟然真打算找條爛路試試直播拖車生意。
但願他們不會被打死吧!
帶著對總統哥和白梓濤兩人的美好祝福,太脫拉駛離了別爾哥羅德。相比來時的路,返程北上要好走了不少,如果是昨天那條路的話,哪怕是太脫拉也逃不掉找拖車幫忙的命運。
200多公里的開了不到3個小時,石泉總算趕在飯點兒之前抵達了波內裡。
波內裡車站要比這座小城本身更加有名。庫爾斯克會戰中,僅僅為了爭奪這座車站,德軍重灌甲殲擊營就丟下了整整21輛斐迪南。
石泉可不敢奢望真能在這發現一臺斐迪南,那種可能不是沒有,但機率實在是太低了,幾乎約等於白日做夢。
開始挖掘之前他先趕到波內裡車站溜達了一圈,這裡雖然早已聞不到當年激戰後的硝煙,但那些紀念性質的雕塑和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的用T34坦克當作標誌物的紀念碑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說不上是瞻仰還是單純的湊熱鬧,簡單的逛了一圈拍了兩張照片之後,太脫拉出城沿著斯諾瓦河繼續往北開了大概四五公里。
這裡幾乎已經算是庫爾斯克州的最北端,只要沿著河道往前再開最多兩公里就將進入奧廖爾州。
而討巧的是,這最後一枚綠色箭頭竟然就在斯諾瓦河的河道中心,距離奧廖爾州僅僅只有不到五米的距離。
“怎麼又是在河道里?”
石泉上半身趴在方向盤上看著車窗外的綠色箭頭,相比之下他是真的不願意去河裡挖東西。
為啥?
這水它不涼啊?它不髒啊?上次僅僅只是打撈那輛桶車就把房車裡弄的滿地板全是腥臭的爛泥,那股子土腥味足足兩天都沒散乾淨。
但願這次還能有點兒金條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