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瓦爾基村,一身戶外裝的艾琳娜端著個資料夾在田間地頭兒和偶遇的村民旁敲側擊的瞭解著當地的歷史。
這姑娘給自己的編排的身份是一位從哈爾科夫國立大學來的歷史系研究生,至於名字嘛,當然是歐麗卡。至於石泉扮演的則是她的留學生同學。
偽裝成國立大學的學生其實只是個藉口,別說他們自己不信,當地村民也沒有當真的。這麼多年這地方早就不知道來過多少挖土黨了,當地人一眼就能看穿他們的目的。
換句話說,這偽造的來歷也只不過是給村民一個藉口而已,畢竟誰也不知道這次來的挖土黨能發現些什麼,萬一以後有拿著這件事找麻煩的官方組織過來也有個說得過去的藉口罷了,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公開的秘密。
扯著虎皮做大旗,這倆戲精在當地村民的有償配合下只用了不到一個上午便把小村子裡裡外外打探的一清二楚。
“根據村民的描述,這裡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有挖土黨活動的痕跡了。”
艾琳娜翻動著寫得密密麻麻的資料夾,“這些年當地的挖土黨在這裡找到了不少的好東西,包括一輛德國坦克,三臺T34,據說其中一臺只用了兩天就重新發動直接開上了平板拖車,另外還有一架德軍的轟炸機殘骸。”
“他們都是在哪發現的?沒有巨炮的訊息?”石泉靠在摩托上好奇的問道。
“大部分都是在當地的麥田裡挖到的,轟炸機是在西邊的森林裡,另外那臺德國坦克是在村子北側那片冷杉林後面的湖裡打撈出來的。”
艾琳娜合上資料夾,“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這個小村子的人,包括伊萬他們去的那個村子都是在戰後遷徙過來的伐木工人,在他們來之前這附近的本地人基本都被德國人殺光了,所以當年這裡曾經發生了什麼他們其實並不清楚。”
石泉默不作聲的暗中開啟地圖視野,在這小村子西邊,距離他們不到一公里的森林裡相隔不到100米分佈著兩枚黑色箭頭。而在森林的更深處,還有一枚綠色箭頭,除此之外,艾琳娜剛剛提到的那座小湖中心同樣漂浮著三枚綠色箭頭。
這6枚箭頭來自五張地圖,石泉想要看到他們只能一張張的來回切換,而他首先關注的便是湖心的那兩枚綠色箭頭。
“咱們先去湖邊找找線索,斯大林之錘僅僅炮管就有五米左右,最低高度也有兩米五,這裡又是大平原,當時德國人既然已經發現它了就根本不可能埋起來,所以要麼那門炮被推進了湖裡,要麼就是被炸成了廢鐵。”
艾琳娜指著村北頭的冷杉林邊緣說道,“那座湖和村子中間隔著300多米寬的冷杉林,咱們想過去的話必須繞一段路,只要順著森林邊緣走就行。”
“你帶路”
石泉扣上頭盔,跟著艾琳娜的越野摩托沿著麥田間的小路兜起了圈子。
這烏克蘭不愧號稱蘇聯糧倉,目光所及之處,除了綠油油的麥田之外便是忙著栽種土豆的農民,如果他們來的再晚點,其餘的那些閒置的耕地上估計還能看到種植葵花的機械大軍。
眼前的這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符合“蘇聯糧倉”的稱謂。但實際上,因為東部局勢的不穩,烏克蘭的物價一直在飛漲,農民買不起其他蔬菜和生活用品,那麼就只能給自己種植的農作物漲價。
這就是個惡性迴圈,糧食漲價其他的生活用品肯定也會跟著漲價,反過來又刺激著農作物繼續漲價。而與此同時烏克蘭的政府在忙什麼?恐怕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在忙什麼。
甚至昨天晚上閒聊的時候聽娜莎說,如今烏克蘭都已經到了要考慮進口土豆來填飽城市百姓肚子的地步了。
曾經有著蘇聯糧倉美譽的烏克蘭如今已經到了要買糧食吃的地步,這敗家技術放在曾經的蘇聯加盟國裡排第二的話估計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進口土豆的傳聞是真是假值得商榷,但烏克蘭人的日子不好過卻是真的。否則的話剛剛艾琳娜也不可能只用5美元便輕易從當地村民嘴裡打聽到想要的資訊。
兩輛摩托車沿著田間地頭找到那座小湖的時候,沒想到大伊萬兩口子竟然已經趕到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