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無非利益二字,而且在這個時代,最低等級飯都吃不飽的黔首,他們的民心,是不能用,或者說很難用起來的。
真正能用的,是張三郎以及那個富態鄉間耆老這種人的‘民心’,有了他們的支援,張昭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打下楚州。
打下了楚州,掌握了政權之後,張昭才有資格說來用最底層黔首的民心。
所以張昭問農夫的問題很簡單,做為一個後世來人,本身就出自社會基層,張昭沒有任何的架子,心裡更沒有看不起這些最底層的農夫過。
他親自走過去,來到了瑟瑟發抖的農夫面前,輕聲問道:“今年的春麥可種完了?”
張昭不會淮南話,農夫自然也不會河洛官話,因此還需要一個人翻譯。
農夫聽完譯者的說之後,低著頭,過了半天才囁嚅著回答道:“官人的田,剛剛種完,自家的田,還沒種呢。”
張昭點了點頭,從侍衛手中拿過一匹有些粗糙的帛布和一串錢親手遞給農夫。
“你回去吧,這是賞你的,告訴左右鄉鄰,今年的博徵不徵了,從明年起,官田也不用你們種了。”
譯者翻譯之後,農夫剛開始還沒什麼反應,好像是有點懵。
等到譯者說了第二遍以後,農夫才勐地一震,他難以置信的看著張昭,噗通一聲就跪下了。
“官人說的可是真的?唐國的官人,能聽周國天子的話?”
“哈哈哈!”張昭笑了幾聲,看來這農夫並不傻,能知道他是誰,也還算有些見識的。
“某聽說唐國王不是個好王,特意發兵來為爾等求個公道,那劉彥貞不是好人,已被某殺了,以後你們就可以安居樂業了。”
這話有點文縐縐的,不過譯者自然會翻譯,農夫聽完,嗚咽著就在地上噗通噗通的給張昭磕頭。
張昭怕他把頭給磕壞了,趕緊讓人扶起來送了出去。
農夫剛出去,鄉間耆老立刻就噗通一聲,也給張昭跪下了,嘴裡已經開始嗚嗚呀呀的嚷開了,無非就是天子仁義之類的。
作為感受南唐壓迫最深的鄉間小土豪,他更能理解張昭口中的話會有什麼威力。
似剛出那個農夫般,除了一點子力氣可以壓榨外什麼都沒有的,從來就不是被壓榨的主力。
況且就是這樣的農夫,在平民中,已經算條件好些的了,其他人能榨出什麼油水?
所以歷來被刮油水的,就是耆老這種有一點資產但不多的鄉間小地主和小富農。
而在淮南,如同耆老這般的民戶,沒有三萬也有兩萬。
他們在鄉間有話語權,也就是說話有人信,有人聽,能準確的動員到敢去打仗的丁壯,能出遠門去知道外面的動靜。
要是周國天子真的可以廢除博徵等苛政,他馬上就可以獲得這樣二三萬戶富戶的擁戴,加上週軍驍勇,立足淮南七州二十一縣的資本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