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凝曾對張鉊說過,現今天下之銅,四成被各佛門寺廟鑄成了銅像。
若能全部收歸國有,不但流通上的錢荒可以大為緩解,國家的財政,亦能極度充裕。
張鉊嚥了口口水,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歷史上郭榮滅佛,已經急到親自上陣砸佛像的地步了。
這些光頭們太過分了,佔了幾百萬畝好田,控制了幾十萬的佃戶,還不繳稅。
擁有全國四成的貴金屬,極大限制了市場經濟的發展。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們根本無力保護這些財產!
因為寺廟雖然有僧兵,但是快三萬座寺廟中,最多有僧兵兩三千,還分散在全國各地,完全無法和朝廷對抗,唯一能倚仗的,不過是信仰。
這簡直就是三歲小孩繼承了億萬家產啊!不過撈一把,張鉊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玉英啊!玉英!那就再苦一苦你吧!”張聖人滿含愧疚的下了這個決定。
這塊大肥肉,自然是要吃的,而且他們敢來向自己挑釁,就更不能留了。
張鉊決定了,等部署完伐蜀,他就藉口給曹議金扶棺歸鄉躲到河西隴右去,然後讓裴遠到東京去。
張鉊走的時候,張周事實上的宰相,尚書令、同中書門下事張希崇就病重了,正好讓裴遠到中央去擔任事實上的一把手,去主持滅佛大計。
等到裴遠搞定了一切,張聖人再回去撥亂反正。
嗯!到時候就將裴遠貶斥到將要被拿下的南唐去做個留守,過幾年再召回來。
不過這有個問題是,張鉊已經兩年多沒見過裴遠了,彼此間的親近感大為降低,這明顯是個坑的事,裴遠到底願不願意跳?
而且也不能逮著光用啊!總要給點好處才是,哪怕就是他和裴遠這樣的君臣,也要有利益的捆綁才牢固。
張鉊摸著下巴想了一下,裴遠有兩子兩女,長女今年十四歲快到出嫁的年齡了。
而自己呢,長子張賢存今年十五歲,但是已經內定了永樂公主和安叔千家的女兒,沒法跟裴遠的女兒婚配了。
三子張賢肇今年才六歲,內定的太子張賢景更小今年不過四歲,肯定是不合適的。
那麼唯一合適的,只有今年剛滿十三歲的次子張賢瑀了。
但是這也有個問題,那就是張賢瑀的母親阿依古麗身份太低,不但是個純回鶻人,在張鉊後宮也不太受寵,且因為身體不好,在誕下了張賢瑀後,也沒有其他子嗣。
張賢瑀本人也比較宅,雖然張鉊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喜歡張賢瑀,但眾人都感覺的出來,這個孩子不算受寵,屬於那種讓人遺忘的老二。
這樣的皇子跟一般的文武勳臣家族聯姻,肯定是對方八輩祖墳冒青煙。
但是對於出身河東聞喜裴氏這種漢人豪族,本身又位高權重的裴遠來說,並不是那麼完美的。
不行!必須還要加碼。
張鉊突然想到,裴遠的次子今年九歲,而他的三女兒張祺楠今年七歲。
而且張祺楠的身份可不是張賢瑀能比的,她是皇后曹延禧所出,還是曹延禧和張鉊的第一個孩子,放到非皇室家庭來說,張祺楠才是嫡長女。
這身份絕對夠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