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太多了,可用不到這些。”
“讓你拿著就拿著,辦完了爾父的後事,餘下的就用來侍奉老母!”李存惠乾脆抓住這雙搖擺的手,將銀餜子放到了他的手中。
老瞎子的老妻、三個兒子和一個兒媳,感激的再次下拜,臉上失去親人的痛苦,彷彿就在一瞬間消失了很多。
張巡檢也不無感嘆的說道:“老瞎子這輩子值了,日後李家富貴了,子孫得記他一輩子啊!”
身後僅剩的兩個長征健勇也贊同的點了點頭,他兩雖然年紀比老瞎子小得多,但要選個死法的話,還是像老瞎子這個死去,更值得。
處理完了老瞎子的事,戰死的其他長征健勇的家屬都圍了過來,他們都是沿河堡巡檢司負責管轄的鄉里百姓,因此來的也比較快。
“給爾等兩個功選擇,一是家中再推舉人來,只要能過考核標準,立刻補上這長征健勇的缺。
二是某家給你們留下一個手令,好好培養族中子弟,日後要入禁軍,就可以憑手令來找某家。
至於朝廷的撫卹,某也會上書聖人,督促開封府和樞密院、兵部等,儘快核准。”
人群響起了千恩萬謝的聲音,這些戰死的長征健勇家屬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不是沒有撫卹,而是這個長征健勇的名額溜走,那就得不償失了。
李存惠這招,正中他們的需求,當然,我李衛公心思遠比外人想象的細膩。
當他看到有五家人是直接推舉族中壯士出來頂替職務以後,立刻揮手將衛南縣尉招呼了過來。
“將這戰死的五名勇士之子名下財產做好的登記,按照朝廷撫卹制度,春夏秋冬四季,都要派人探問。”
“僕謹記衛公囑咐!”衛南縣尉先是對著李存惠一禮,隨後轉身看著戰死的五個長征健勇遺孤族長。
“撫卹忠義之士後人,乃是朝廷大政,聖人恩德。
某在這裡把醜話說到前頭,哪個狗入的不開眼,敢欺凌忠義之士後嗣,搶奪他們的田產,就等著充軍安西吧!”
幾個族長、耆老趕緊連連作揖,口稱不敢。
做到這裡,已經到了李存惠能處理的極限,但還是有三十幾個戰死的番上義從家屬要安撫。
李存惠雖然不能再給什麼實質性的好處,但是可以做出承諾。
他看著眼巴巴望著他的番上義從家屬說道:“爾等勿憂,朝廷的撫卹一定會很快下來。
某現在就上書聖人,至少要給每個忠義後嗣爭取一個入衛所軍的名額。”
“聖人聖明。三郎君公侯萬代啊!”百姓們一片歡騰,戰死忠義之士的家屬也帶著眼淚感謝李存惠。
周圍從遠處趕來的百姓和其他巡檢司兵丁聽聞以後,個個臉上閃動著激動的神色,互相熱烈的交談著,還用羨慕的眼光看著那些忠義之士的家屬。
不提進入親軍、禁軍的好處,就是一個衛所軍,那對莊戶人家來說,都是地位的飛躍。
因為進了衛所軍中,耕牛、農具等生產資料由衛所內部協調,遠比一家一戶乃至一族要豐富的多。
水利設施也有人幫著建和維護,農學技術也有專門的農學博士負責。
最重要的是,衛所軍的賦稅非常低,而且也不用服徭役等,全家只需要供養一個脫產的壯漢做正兵,再挑選一個做輔兵就行。
這是什麼?這在後世來說,那就是一人進衛所軍,全家有事業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