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的手段很粗糙,包括後面的金國也是,過於粗糙的圍澤造田等,反而導致了西遼河流域的沙漠化。
遇到雨季就大水漫灌,遇到旱季就土壤沙漠化,差點把科爾沁沙地給整到遼寧來了。
所以,張鉊現在要的,不單單是消滅遼澤,還要儘可能有計劃,相對合理的消滅遼澤。
這樣的任務,除了拼命以外,還要執行的人有能力,跟願意去幹才行。
眼前的韓氏家族正處於人才爆棚的時期,三代人中,出了不少英傑,能力是沒問題的。
所以,最後就要看他們會不會實心踏地的軀幹,這當然也取決於張鉊。
好處給到位了,就不怕沒人幹。
張鉊招呼著臉色開始有點悲憤的韓家兄弟到跟前,指著地圖上一條標註出來的道路說道。
“這是昔年大唐太宗文皇帝傾盡河北道府庫,修建的一條便道。
此後歷朝歷代從遼陽府到錦州府再到北平府,多仰仗這一條便道溝通。
但這條路在渤海國末年時,就被破壞的很嚴重,幸得契丹人崛起之後,略作修補,是以至今仍然能發揮出一定作用。
朕的意思,是讓兩位韓卿家以這條便道核心,先向兩邊拓展,將小沼澤的水引入遼河,平整其地。
大沼澤則乾脆深挖為湖,同時在西遼河、下遼河等主要河段加固兩岸堤壩。
這樣在水季,可以將遼河水引入湖中,輔以堤壩,控制住六七成水患。
同時,朕也會從江南調來適合沼澤地生長,耐澇的黃穰稻耕種。
朕還準備改西遼河的遼西州為遼西府,設遼西府尹兼遼西兵馬督監一人。
在下遼河奉先軍(盤錦、鞍山一帶)成立遼寧府,設遼寧府府尹兼遼寧兵馬督監一人。
此二府為直隸府,直接歸中書省管轄,有專折密奏之權。”
張鉊仔細的講述著,被逮住了韓家兄弟也只能耐著性子,心裡七上八下的聽著,越聽韓匡嗣和韓匡美對望了一眼,知道皇帝心裡打的什麼主意了。
這契丹國族幾十萬,加上渤海等,足足還有五六十萬。
這麼多人,他們的田地都被遼陽郡王奪走安置了中原來的漢民、東進的吐谷渾、諸党項百姓。
可以想象,等到五六十萬原本的契丹國族回到遼東和遼西之後,哪怕剛開始感恩戴德,但不滿定然也會隨著時日逐漸積攢,總是個不安定的因素。
而要是能把這些百姓組織起來,分割槽安置,然後讓他們來開拓遼澤,一可以消耗他們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