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張鉊本就對金融一竅不通,又偏偏為了籌錢打仗以及控制中原各佛門,把銀票和錢莊會給搞了出來。
等到現在,雖然河西商會和錢莊會對朝廷確實有很大的貢獻,但他們在張鉊疏於管束後,權力已經膨脹到開始和朝廷的戶部爭奪財政權了,甚至被官員們稱為真戶部。
裴遠一邊打擊河西商會與錢莊會中的貪汙、瀆職,與官府爭利等罪行。
一邊還準備上書張鉊,將錢莊會的大部分職能併入轉運司衙門,然後合併成立新衙門金銀鹽鐵轉運司,歸屬尚書省直接管理,其餘的小部分則乾脆變為皇傢俬產。
至於河西商會,裴遠更是建議將其中的某些職能取消後,併入錦衣親衛。
結果不知道怎麼的,這份奏疏還沒發出,就被洩露了出去,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對聲浪。
河西商會的會首,張烈成岳父曹萬金甚至公開拔出腰刀表示,只要裴遠敢把這奏疏上達天聽,他就上門跟裴遠魚死網破。
裴遠聽罷,二話不說,立刻抓住曹萬金幼子的手腳不乾淨的汙點,將他送入了監牢,曹萬金急的到處找人,卻救不出來幼子,聲望大跌。
不過從此,裴遠出門也需要甲士重重護衛了。
甚至在朝會上,也有武士按劍在側護衛,不然說不定要捱打,盡顯奸臣本色。
八月,也就是張鉊在準備東征敵烈八部之時,裴遠又對中原佛門開始動手了。
他先是以皇帝生母慈聖皇太后即將過生辰的名義,命直隸、河北、河東、膠東四行省的佛門高僧彙集東京開封府,為慈聖皇太后誦經祈福。
還明確要求必須是各地大寺的主持、首座等親自前來。
結果這些大德高僧一到,裴遠立刻派瀚海鎮的精騎在各地武侯、巡檢的配合下,突擊檢查各個寺廟中度牒的情況。
這是調虎離山加黑虎掏心啊!
要知道自安史之亂,特別是唐武宗滅佛之後,朝廷根本就不怎麼給僧人發度牒了。
而隨著朝廷控制力的減弱,很多寺廟也都沒把度牒這玩意當一回事。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大多數寺廟,除了少量僧人以外,根本就沒有度牒。
於是,不過十餘天,裴遠就把這些有僧眾三百人以上的大廟,資訊全部摸透,所有沒有度牒的僧人都做了登記。
之後更下令各地官府,清查所在轄區內的大小寺廟,哪怕是隻有三五個僧人的,也必須要清查。
雖然裴遠沒有進一步宣佈要將沒有度牒的僧人如何,但是各大寺廟都嗅到了極其不祥的味道。
所以很快,針對官府開始清查度牒的行為,直隸、河東、河北、膠東、江淮五省的寺廟都爆發了反抗甚至武裝叛亂。
原因很簡單,什麼樣的人需要主動去當和尚?
只有兩種,一種是跟寺廟有關係的,他們主動投獻到寺廟,把自己田地詭寄在寺廟中假做寺田,以求少交甚至不交賦稅。
另一種就是犯了事的,而且多是犯重罪者,他們或為躲避仇家,或為躲避官府,甚至就是單單為了以僧人的身份作掩護,方便四處行走,而投身佛門。
這股風氣,唐末五代和北宋非常盛行,甚至到了明代都還是比較流行的掩人耳目手段,想想水滸傳中,魯智深和武松的套路,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