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鉊這麼說,是因為竇儀對李遵說的這話,是有危險的。
因為這些跟著張鉊的官員中,只要不傻就肯定看出來了,張鉊對著這李遵,看起來很有些不滿。
竇儀按照常理,應該狠批李遵一頓,把他說的一文不值。結果竇儀不但據實以告,還認為李遵有悟性,願意請他到自己家觀書。
當然,這也側面說明,李遵確實有才,能在鳥鼠同穴山上學尚書,可以算是野路子出身,結果卻能得到竇儀的欣賞。
頗有種後世放羊娃考上北大的意味。
“傳旨,竇禹均教子有方,賞于闐貢品紫酒三壇,肥羊一隻,準其入瓊林書院觀書。”張鉊對身後的內侍說道。
瓊林書院就是張鉊建立的皇家圖書館,裡面收集了大量來自各地,特別是南平國高家的珍藏圖書。
孫光憲等人奉命整理辨認,到現在都才進行了不到一半,可見藏書之豐富。
竇儀聞言大喜,對著張鉊連連謝恩,他竇家也是以藏書豐富著稱,但肯定比不得張鉊這樣能用軍隊導致‘打劫’來的快和豐富。
因此在家中時,竇儀父親竇燕山就經常爬上家中大樹,眺望遠在皇宮中的瓊林書院,常說要是能進去看一晚,也不枉此生了。
看著素來持重的竇儀都有些失態,張鉊笑著對張烈成說道:“看來這竇燕山覬覦朕的藏書很久了啊!連竇可象都急迫了起來。
乾脆咱們好人做到底,你揀選錦衣衛中擅騎術者連夜趕回去傳旨給竇燕山,讓他早些能大飽眼福。”
竇儀見張鉊想的如此周到,眼圈泛紅的看著張聖人,硬是行了一個謝大恩的叩首大禮。
李遵在旁邊默默注視著這一切,心裡不免悚然一驚。
眼前這皇帝的施恩手法,已經到了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地步,隨便幾句話,幾個安排,就能準確擊中被賞者內心之最渴求。
果然是五百年出的聖人!
賞賜完竇儀,張鉊看著還拜伏在地上的李遵長嘆一聲。
“我們這故鄉啊,終究還是少了些文華,悍勇豪傑出的不少,博學宏儒那是一個沒有。”
一句我們這故鄉,並沒有多麼華麗的辭藻,卻把李遵頓時就弄的有些心潮澎湃,彷彿他就真的跟張聖人是家鄉人一樣,實際上兩人的故鄉可遠著呢。
“汝在鳥鼠同穴山上還能堅持苦讀,想來也頗為不易吧?”張鉊輕聲問道。
李遵把頭抬起來一點,眼裡閃出幾絲光芒,“此乃我族傳續之所在,僕雖身在邊荒,也不能忘了讀書。”
這確實是個人才,悍勇直追蠻熊,在邊荒學文,卻能得到博學之士的欣賞。
假以時日好好栽培,就是出將入相的大才!
“此次下山,一定是你主張的吧?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一身本領不能施展,也一定難受的緊。”
李遵心裡鼕鼕的跳,他已經有些意識到,張鉊一定知道他們家的來龍去脈了,因此把剛昂起的頭,又埋了下去,以一個更為馴服的姿態回答道:“大家聖明燭照,確實如此。”
“那李純忠是你什麼人?”張鉊直接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