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閻晉督率大軍,一下佔據了鄴城,直接就堵住了河東軍順利通往河北,進而依靠漳河控制沿線,將張周大軍堵在相、衛二州,甚至進一步兵臨黃河的可能。
郭威雖然反應也很迅速,但畢竟劉知遠佔據河北的決心下晚了一點,導致本來授命屯兵在滑州到黎陽黃河沿線的閻晉,搶在郭威之前到達了鄴都,並且守了下來。
這就是心中有全域性的名將名帥的作用,閻晉的北上,避免了張周在河北最不利的局面出現。
而且他的北上,還是在張鉊並未給他下達命令的情況下,率親兵冒險搶佔鄴城,用千餘人打退了郭威數千人的試探進攻。
然後再讓留守東京的曹延禧同意傾盡所有增兵五千,方才守住鄴城的。
可以說,險之又險!
當然,郭威也不愧是這個時代有數的名將,在被閻晉捷足先登以後,他迅速依靠滏水和滏山的山水地理優勢,在滏陽(磁縣)建立了穩固的防線。
在稍微穩住以後,郭威又派兵西進,在清漳河與濁漳河交匯之地合漳,建立了延綿的堡寨和土城。
將從河東源源不斷來的物資,囤積在合漳附近,從而保證了大軍的糧草器械供應。
雖然合漳的區位和地利遠不如鄴城,但總算讓從太原來的河東兵有了個落腳和出擊的地盤。
“聖人,閻郡公送來軍報,三日前,義成軍都虞侯李榮率馬步軍一千五百,擊敗了河東軍一支兵馬,佔據了河東軍在合漳以東二十里修築的砦堡三座。
閻郡公已經命右金吾衛指揮使張昭駿(馬殺才)率兩千兵馬前往支援。
更請聖人選派干將前往鎮守鄴城,閻郡公要親自領兵去攻打合漳。”
“拿地圖來!”張鉊趕緊打手一揮,讓王翼司的參謀拿來了地圖,他的手,順著漳河往上尋找,很快就找到了合漳附近的地圖。
被閻晉派回來的薛同義看著張鉊手指之處對張鉊說道:“閻郡公派李榮西進,是感覺到了漳水最近開始變小,按說此時天氣轉暖,漳水已經水流大增才對。”
張鉊摸了摸下巴,看著薛同義問道:“閻晉的意思,是郭威有可能在漳河上游築壩攔水,想要水淹鄴城?”
不過說完,張鉊就搖了搖頭,“不對!郭威淹不了鄴城,昔年魏武帝水淹鄴城擒獲審配,那是因為曹軍野外浪戰之力強橫,遠不是袁尚能敵,所以可以一邊圍城打援,一邊水淹鄴城。
如今郭威在滏陽只有不到三萬兵馬,還要分兵守滏陽與合漳,根本沒能力與咱們野戰。
而且合漳等地距離鄴城數十里,漳水奔流而下距離太遠,根本衝不垮鄴城。
更可況在漳水築壩,工程浩大,郭威不太可能有這樣的人力來完成。”
眾將都點了點頭,但是黃英達遲疑著低聲說道:“昔年聖人自壽昌遠走安西的時候,誰也沒想到聖人還能有如今的成就?
臣不怕別的,就怕郭威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秘法,萬一他真的可以堵住漳河水,然後水淹鄴城呢?
失了鄴城,河東軍就能依靠漳河切斷我們北上之路,他們則轉運便利,來去自如。
閻郡公恐怕也是由此顧慮,所以才派李筠西進。”
老將何福進也在張鉊身邊勸言道:“黃指揮言之有理,不過閻郡公乃是方面之帥,不可輕動,臣請率兩千騎,代替閻郡公西進合漳,去打探郭威的虛實。”
張鉊還沒做出選擇,黃英達把手一拱,“此等小事,合該某這樣將校星夜去探,臣願率本部回鶻義從一千五百前去配合張昭駿與李榮。”
張鉊點了點頭,迅速做出了決定,“請何公去鄴城,協助閻晉守鄴城,黃英達領本部義從前去支援張昭駿與李榮。
若是郭威真在合漳以東築壩堵水,何公可守鄴城,命閻晉將一萬馬步軍,前往攻打合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