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筆趣趣> 第572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72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 (4 / 6)

陳誨此時不過才三十餘歲,兒子陳德誠十歲都不到,且剛從建州(福建建甌)出來,完全想象不到,他會被一千多年後的疑似子孫出賣。

周軍的軍紀那是不用說的,張昭下令嚴加防範之後,杜論赤心設了前後兩座水寨,備了江邊細沙石為滅火材料,備了長竹竿為支援。

還安排了小船二十艘,每日自寅時末就在江面遊弋示警。

結果陳誨以為的周軍驕橫無所防備,立刻就成了笑話,南唐水軍還沒靠近就被小船發現,以銅鑼示警通知了水寨。

杜論赤心嗖的一下就從床上爬了起來,他直接就是睡在前寨的,聽到鑼響就出來指揮防禦。

同時今天輪值的趙延進寅時初就起床,已然衝到了最前線。

發現周軍船隊前來,就在陳誨果斷順水放火船的時候,趙延進已經做好了準備。

由於南唐水軍的火船是順水放的,而且操縱火船的兵士不可能搞自殺式攻擊,這就使防守一方有可以操作的空間。

趙延進在寨門上和寨門旁的大船上,安排數百人手持長竹竿,遇到火船,就用竹竿抵住。

此時再派早已準備好,裝滿火油的船隻前出,以火引火,讓南唐軍的火船和周軍火船堵在一起燒。

這就相當於是燒出一道防火帶,南唐火船大部分都被堵在水寨在門外燒燬了。

而水寨中的周軍大船雖然還是縮在碼頭上的,但是杜論赤心已經打造了數十艘可以運載十五到二十人的小船。

南唐軍尚未進攻,杜論赤心就把這些小船放了出來。

周軍只是水軍少,但不是沒有水軍。

杜論赤心手下的千餘水軍,本就是在湟水和蘭州段黃河的水軍,入了中原後,又招募了黃河漁夫擴編,到了長江,也有韓、陳等水邊大族的強壯漁夫投靠。

杜論赤心以本地漁民操船,河西水軍持神臂弓、木單弩等射擊大船上的南唐軍。

這些小船來去靈活,比陳誨的水軍船伕更熟悉這段江面上的水文,一時間,竟然將南唐水軍打的不能寸進。

陳誨見狀,一邊命令林仁肇兄弟乘大船直衝,一邊也放出小船配合少量大船,追捕周軍小船。

林仁肇等勐衝進周軍水寨,卻見周軍以鐵索系舟,排山而來,船頭舉弓弩者林立。

而且由於周軍鐵索連船,因此弓弩手可以披甲,而南唐軍的弓弩手基本都是單衣。

猝不及防之下,弓弩對射那是一點便宜都佔不到,林仁肇自持悍勇,又知道弓弩對射不過,因此大呼靠近。

等到雙方戰船碰撞到一起,林仁肇與兄長林仁翰就各率五百建州銳卒呼嘯而上。

要說這種較為苦寒的地方,那還真是出勇士,一千建州銳卒勐地撞進了以陝州保義軍為主的周國新建水軍中,把他們殺的連連後退。

不過很快,林仁肇就發現他打不動了,原來只聽一陣戰馬嘶鳴聲傳來,張昭親自率憾山都甲士前來增援了。

本來水軍就不怎麼披甲,其實就算披,林仁肇他們這種原王閩牙兵,南唐朝廷也不不會給他們多少甲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