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耶律屋質歷經遼國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五朝,在素來狗屁倒灶事情一大推的遼國皇室中,威望很高,本人也能文能武,是一代名臣勇將。
不過說到對後晉朝廷和中原權力架構的認識,趙延壽就要超出耶律屋質太多了。
高家世代武勳,這種家族,一般都會挑選一二非常有資質的嫡系重點培養,作為下一代的領軍人,以保證家族權勢和富貴的延續。
可以這麼說,在此時高行周的心裡,他兒子高懷德遠比戚城重要。
若是能逮住高懷德,就算不能勸降高行周,也能讓高行周投鼠忌器。
耶律屋質聽趙延壽這麼說,他立馬高處一看,立刻就看出了問題。
原來高懷德打太順,這種驅趕敵軍數千人如羊群一般的威風,很容易讓人上頭。
雖然這些是民夫不是軍人,但那也讓人上頭啊。
在這威風凜凜的背後,是高懷德已經與出城接應的高行周拉開了距離,只要能以大軍快速前壓,切斷高懷德的退路,那就就留下此子了。
“老夫將鐵林軍一千騎和鐵鶻軍兩千遊騎全給你,請燕王率麾下勇士出戰,一定要留住那個高懷德。”
耶律屋質很快就下達了命令,不過對於此時的契丹軍隊來說,軍隊的調動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因為戚城之戰在這之前,已經打成了拉鋸戰,耶律屋質不可能把六萬大軍,都拉到距離戚城幾百米的地方,還讓他們隨時披甲。
那樣的話,不等晉軍來打,契丹軍自己就要把自己累個半死。
再說軍中的廝殺漢可沒幾個好脾氣,這種搞法會被下面兵將認為你為難他們,是在瞎搞。
等到要戰鬥的時候,他們心懷怨氣,就可能不會出力了。
這就是帶兵打仗的難處和要點。
什麼時候要用嚴厲軍法約束,做到令行禁止?
什麼時候又要順毛擼兩下,保持軍心士氣和上下一心?
這都是主帥需要掌握的。
操弄的好就是萬眾一心勢不可擋,操作不好就是怨聲載道。
高行周在遠處,看見了契丹軍陣中令旗四走,不斷有軍號吹響,燕字大纛下的趙延壽部,也開始披甲,再一看高懷德位置,頓時心中一緊。
而就在此時,向前出來的鐵鴿軍與鐵鶻軍四百騎,已經殺到了高行周前面。
他只能讓出城的歸德軍步兵,冒險向前去接應高懷德,自己則率麾下三百騎,先去擊潰契丹人的四百精騎。
契丹軍陣中,等高懷德爽完發現事情不妙,已經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