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難點,不過就是怎麼不讓他們跑到金山(阿爾泰山)以北而已。
“大涼國天王致書高昌國僕固可汗,天王之稱,乃是昔年周天子所號,就是大朝天可汗,也是受眾人擁戴方才得此尊號。
今僕固可汗擅稱天王,實屬僭越,大涼天王督促可汗,速去尊號,以全臣禮。”
上白馬村的王九郎,站在高昌回鶻可汗頡利毗加前面,毫不留情的就是一通輸出。
他聲音清亮,說起話來抑揚頓挫,一口回鶻話更是標準無比,一出口,就把頡利毗加差點沒給氣死。
作為正使,武達兒還站在了王九郎的身後,這是刻意這麼安排的。
先讓地位低的王九郎上去拉仇恨,就算頡利毗加失心瘋了,武達兒還有機會補救。
大不了,也就是王九郎一人倒黴,使團當是無礙。
“好賊奴!怎敢在此大放厥詞!”
“你是何身份?天王面前敢如此放肆?”
“殺了他!殺了他!河西賊奴好生囂張。”
頡利毗加氣得咬牙切齒,一眾高昌官員也氣得火冒三丈。
而且他們大多數人,竟然是用跟歸義軍差不多的河西唐音罵出來的。
一點也別驚訝,因為高昌回鶻是個漢化非常深厚的國家,國民中,回鶻人雖然佔主導,但回鶻化的漢人也不少,這從高昌回鶻汗國的官職設定就看得出來。
宰相、樞密使、上柱國、紫金光祿大夫、檢校太師等。
勳位有各種開國侯伯子,王帳禁衛由左右神武大將軍控制,各州地方有都督、判官等。
昔年臣服契丹的時候,契丹使者回報耶律阿保機說,‘高昌,本漢土也。’
如果不是僕固家與歸義軍和安西軍後裔有深仇大恨,如果不是他們這麼油肥的讓人垂涎欲滴,又與契丹人關係密切的話,還真是個不錯的拉攏物件。
等到身後眾官員罵的差不多了,頡利毗加把手一揮,眾人隨即安靜了下來。
這位身材雄壯的高昌回鶻天王,自己從王座上走了下來,他狠狠的盯著武達兒,而不是王九郎。
“既然天王是由各族推戴方才能上尊號,那請問,爾主是靠誰人推戴上天王尊號的?”
武達兒還沒說話,被頡利毗加越過的王九郎,哇的一下又逼近了頡利毗加,距離之近,已經讓回鶻禁衛們把刀都抽出來了。
“我主天王之尊,那是碎葉回鶻各部,疏勒拔悉密各部,薩曼波斯、天竺鎮遠國,河西隴右諸羌党項沙陀六十一部,達旦十九部以及青塘吐蕃、吐谷渾二十七姓,共百餘部,十萬鐵甲、千萬生民擁戴。
敢問可汗的天王稱號是誰推戴?莫不是就是王帳諸人推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