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瀚海唐兒歸筆趣趣> 第410章 建制與諡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0章 建制與諡號 (2 / 4)

道下設州、縣不變,以大使為道長官,大使只管民政不管軍事,下設三專使。

布政使由道大使兼任。

另有轉運使掌財稅、監察。

團練使掌團結弓手和義從驍騎,負責治安與民兵建設。

張昭冊封岳父曹元忠為紫亭候,國相,實任夏綏道大使。

國相是虛職,只有夏綏道大使是實職,銀夏宥綏四周新定,又還要負責沒有徹底納入的府州折家和麟州楊家,只有曹元忠去,張昭才能放心。

河西道大使則由張昭自己兼任。

隴右道大使則交給去除軍職後的李若泰。

朔方道大使當然屬於裴遠。

隴北道則交給了劉再升。

曹元忠的左相則交給了張希崇。

軍事上,張昭把憾山都分裂成左右羽林衛,憾山都縮小到一千人的規模,作為張昭身邊最貼身的武力。

增設大同鎮、靈武鎮、定遠鎮和豐安鎮,大同鎮在夏綏,靈武、定遠在朔方,豐安在隴北。

原本的瀚海、鷹揚、玉成、武威、雄武五鎮照樣屬於歸義軍。

新增的大同、靈武、定遠、豐安四鎮則屬於朔方軍。

軍使一職仍然不設,由張昭臨時選派,稱為充歸義軍使或者充朔方軍使。

與此同時,張昭借鑑宋朝武官五十三階制定的涼國武官制度,基本上也出爐了。

這玩意最初的設立,就是為了解決五代武官只重財貨,毫無榮耀問題的。

不得不說,其實很好用,只不過老趙家最後給弄偏了。

而要說在這場張昭自立的事件中,最高興的還是嫡母奉天公主。

她親自領著張昭,帶著宋氏,三個人進入了張家的社稷宗廟。

由於張昭還存了用獨立建國這事來跟石重貴討價還價的心思,所以壓根就沒有追封三代先王。

但奉天公主知道張昭最後的理想,是開創一個大一統王朝,是以只剩下三個人後,就盯著張昭,毫不客氣的發問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