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谷口外一馬平川,我軍多河西驍騎,他們憑什麼在利於騎兵的平地上,跟咱們野戰?
不如咱們緊守此處,等都部署派驍騎前來解圍,咱們乘勢衝出去,彼輩豈能奈何?說不定還能打崩外面的這幾千河東軍。”
李榮聽完也點了點頭,章全說的還是有道理的。
河東軍本來騎兵也不少,自古幷州騎兵那都是天下驍銳。
可是自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劉知遠又不敢接大同軍吳巒等南下後。
幷州的精銳騎兵,一部分跟吳巒去了夏州,歸了周國,一部分被契丹人招募。
河東軍自此,騎兵就只能保有三四千精騎,其餘大部分輕甲、無甲遊騎兵和弓騎兵都要靠吐谷渾人提供。
這些吐谷渾人雖然也頗為悍勇,但跟河西驍騎比起來就大為不如。
對峙這快一年以來,河東軍每次出戰,都要一靠地利,二靠步騎結合謹慎應對。
這種打法的狂野浪戰,也就最開始打過幾次,吃了兩次大虧後,就不敢再這麼搞了。
不過話是如此說,決定也定好了,但是兩人心裡,都還是有些打鼓,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
。
張昭駿(馬殺才)算是張鉊的元從中,崛起比較快的人。
最開始西行的時候,哪怕在那百餘人中,都要算寂寂無名的。
攻打扜泥城的時候,張鉊身邊的勇將是閻晉、張昭忠、張昭節、張昭就、馬昭遠、氾全、氾順兄弟,他張昭駿完全都排不上號。
但到了現在,張昭駿在元從派中,除了比不上閻晉、陰正奇這樣的人以外,統軍能力和地位,已經在氾全氾順兄弟等之上了。
他的兩千騎兵,全是河西來的精銳,雖然只有一半是左金吾衛驍騎兵,一半是左金吾衛子侄兄弟組成的驃騎兵,但是戰鬥力依然強橫。
出於李榮傳出攻下谷口砦堡後,就再也沒有訊息傳出的情況,張昭駿十分謹慎的將騎兵分為前中後三軍。
前後兩軍各五百人,中軍主力一千人,每軍中還分成若干小隊負責掩護和搜尋,同時三軍間隔一兩裡地,防止被河東軍隊突襲。
不過雖然隊形有些散亂,但行軍速度可不慢,薛同義剛剛將情報傳遞給張鉊,張昭駿的兩千人,就已經到了谷口。
李重進張口結舌的看著遠處開的周國親軍驍騎,感覺有些口乾舌燥。
這些周國騎兵來的太快了,而且路上佈置嚴整,讓他完全沒有偷襲和遲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