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沒啥區別。
聽到這話,袁氏和齊氏對視一眼,連忙過去打下手。
表面上話題已經結束,三人齊心協力做飯。
然而,仔細觀察就發現,齊、袁二人的手都在發抖。
時間在忙碌中不經意流逝。
午時,飯菜已經擺好,總共十二道菜,因為人多,兩張桌子拼到了一起,沒有特意把人分開。
四個冷盤,白水煮肉、紅油羊雜、涼拌木耳、蒜香時蔬。
兩道湯,花膠雞和老鴨湯。
剩下八個分別是:東坡肉,四喜丸子,油燜蝦,香煎鯽魚,紅燒排骨,燜羊肉,香煎豆腐,上湯豆芽。
每道兩份,頭尾各放一盤。
色香味俱全,滿滿當當的擺在桌子上,特別有衝擊力。
“這些全是弟妹做的?”呂泊崖驚呼,“看來昨天的烤魚,並沒發揮出她的手藝!”
“兩位嫂嫂也在幫忙,”蘇黛實話實說,“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人不能貌相,本以為兩人養尊處優沒怎麼進過廚房,她們幹活卻意外的又快又好。
無論切菜還是剁肉,都非常麻利,和她們身上的精美秀裙格格不入。
“我們只是打打下手,”劉氏笑著解釋,“很久沒進廚房,都生疏了。”
劉家以前在落安鎮,家裡只有兩個僕人,小廝照顧劉致遠起居生活,婆子負責家裡雜物,騰不出手做飯,一直都是袁氏負責。
搬到縣城又買了人,她才得以從廚房抽身。
然而,即便如此,依舊三五不時下廚,為的就是給相公兒女盡一份心意。
“嫂子廚藝也好,”呂泊崖否認,“只比弟妹差一點。”
只有自家這位,打小被家裡嬌慣,若非為了說親有個好名聲,連豌豆糕都不會做。
這樣也好,總歸家裡有下人操勞,妻子養尊處優也沒關係。
“別說話了,”齊氏提醒,“千萬別浪費這麼好的飯菜。”
她粗略估算一下,桌上這些整治下來,至少也得三十兩銀子。
只胡椒就用了兩錢,看著就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