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一一闡述功績在哪,建議從文治武功、舉賢任能、社稷農桑這幾個方面。”
頓一下,蘇黛說出重點,“僅僅這些不夠,還要有所昇華,科舉是為國選材,要把這些跟時局聯絡在一起,談談你對當朝的看法,表明你報效朝廷的決心。”
讀書人大多清高,他們即便追求名利,也不會表露出來。
乍一聽蘇黛直白到近乎粗魯的話,劉、呂二人全都摸著鼻子不敢接話。
慕耀若有所思,“多數學子縣試前只接觸四書五經,閱歷不夠,見識也沒那麼深遠,所以才不得其法。”
換句更通俗的話:不會拍馬屁。
即便他們知道試題的出處,也無法引經據典,倘若再赤裸裸表露對功名利祿的追求,怕是會直接被人冠上“媚上”兩個字。
然而,考官們真的討厭別人拍馬屁嗎?
不,他們只是討厭這人馬屁拍的不夠水平,太過明目張膽失了逼格。
慕耀悟了!
科舉考試,學識很關鍵,但是做人同樣關鍵。
文章最好既表現出文人傲骨,又讓朝廷覺得自己聽話好用。
聽起來矛盾,現實卻就是這麼操蛋!
慕耀說的隱晦,然而劉、呂二人進學多年,打最多交道的就是彎彎繞繞的讀書人,不用動腦袋就知道話中含意。
兩人目瞪口呆,接著,立刻崇拜的看著慕耀夫妻,“齊光,弟妹,你們好懂!”
這些話,夫子和教諭從來都沒說過,甚至連提示都不敢,全怕壞了自己名聲。
而他們,也懵懵懂懂不怎麼了解。
難怪上次縣試名次那麼低,真的不冤。
唉,還是覺悟不夠!
不對,是學問不夠!
“除了這些外,還要有所避諱。”蘇黛繼續講解,“策論中不要輕易定義某件事對錯,也別借古諷今,更別試圖揣摩上位者的喜好。”
“弟妹……”劉致遠面如考妣,“我上次府試,就曾借一個典故諷刺當朝某些官員的不作為。”
悔不當初!
倘若今天沒人點出來,今年府試,一樣折戟沉沙,又要等上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