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不歡而散。
送走了李振坤和曹金花,沈擁軍和華貴林就向李東文匯報工作。
沈擁軍說“我們正在開發金銀花袋泡茶,這還是借鑑了天仙公司的思路。5克一袋,可以泡2大杯呢,一斤的杯子。一包10袋,一斤金銀花可以裝10包。我們一包賣10元,一斤金銀花就能賣到100元。分成小包,即便零售價20元一包,消費者也不會覺得太貴,一小袋才花兩塊錢,也就是一瓶飲料的錢,泡兩大杯茶,挺划算的。”
李東文說“思路不錯,就這麼幹吧。”
沈擁軍說“不過,有一個品牌問題。如果我們也用桃花仙品牌,需要神鳥茶業公司的授權。現在桃花仙茶畢竟是上市公司了。”
李東文說“都是一家人,不是問題,你回頭諮詢一下那個港島七毛律所。”
“我問過了,張總他們給出的建議是,我們的茶園,併入神鳥的上市公司,收購或者併購,兩種方案,但是他們說這事不能著急,畢竟桃花仙茶才剛剛上市,他們建議我們先象徵性地交一點品牌使用費,先獨立運營。”沈擁軍對這件事顯然是有準備的。
李東文又問“那個半楓荷,現在什麼情況?”
沈擁軍說“半楓荷我們每年都在擴大種植面積,栽種的林子長勢很好,但是距離成材還早。這個半楓荷的藥用部分主要在樹根和樹枝樹幹,採藥就是毀林啊!我們目前只是種植,並沒有開發。”
李東文說“既然不著急,我們自己招人,多招點,成立一箇中藥科研所,先慢慢研究著,不用去找那什麼中醫藥大學了。”
李東文又問華貴林“你們的木耳,是個什麼情況?”
“現在我們已經把一季的採收期降低到45天,理論上一年可以採收8次,但是冬季氣溫低,我們停了2季,現在一年採收6季節。八千畝林子,我們全部用上了,隊伍擴大到了四千人。”華貴林彙報。
李東文高興地說“好樣的!當初你們八百壯士來神龍開荒,現在隊伍擴大了五倍,非常好!效益怎麼樣?”
聽到大老闆的表揚,華貴林也是滿臉興奮,說道“每季畝產已經超過兩百斤,今年的產值力爭突破10個億!老闆,我們能不能再擴大一下種植規模?”
李東文一聽這話,就問沈擁軍“種木耳,還有合適的地方嗎?”
沈擁軍說“神龍公司當初總計承包了10萬畝林場,到現在為止,桃園佔去了2萬畝,金銀花擴建到了2萬畝,半楓荷林場擴建,又佔去了5000多畝,種植木耳佔去了8000畝,幾個水庫的面積佔去1萬多畝,剩下的3萬多畝,自然條件很差,不適合開發了,我們做為臨時養殖場,養了一些雞和羊。”
這意思就是沒地可用了。
李東文說“那就先這樣吧。另外,在學校旁邊再買塊地,蓋職工家屬樓。”
神龍縣官府大樓辦公室。
曹金花正在跟李振坤生悶氣。
“金花同志,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是為鄉親們好,想借助桃花仙公司的銷售渠道,讓鄉親們早日致富。但是你想過沒有,為什麼桃花仙的銷售渠道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