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穀雨。
穀雨時節,雨生百穀。在北方,正是一年播種的好時節。
桃花仙葡萄酒悄悄地上市了。
沒有大張旗鼓,沒有轟轟烈烈,就在自家專賣店渠道里先賣著。
包裝比較普通,就是750ML的標準紅酒瓶,6瓶一箱的紙箱,外箱是桃紅色,與酒體的顏色接近,瓶標也是桃紅色,顯得喜慶。品牌依舊是桃花仙,用小名標明瞭生產時間,乾紅2004,酒的度數為通常的12.5度,只有一款單品。
這款酒的定價,肯定要彙報給李東文的。李東文在申請報告上批示了一個字:準。
出廠價每瓶99元,零售價每瓶199元。
這個價格,怎麼說呢,不算貴,但也絕對不是便宜貨。
神鳥的桃花仙酒,已經賣到了每瓶1299元,這是公司要求的標價。但各地專賣店,已經悄悄地加價銷售,還是供不應求。
如今這款葡萄酒上市,儘管大家還沒有嚐到酒的味道,但各專賣店的訂單已經雪片似的飛來,都是100箱起步,還有直接下單1000箱的,就包括了謝安平的莞城店。
葡萄酒真有這麼受歡迎嗎?李東文有些納悶。
“那個小周,你搞一個市場調查,針對桃花仙葡萄酒的。”李東文吩咐周道平。
調查哪些內容,老闆並沒有明示。周道平立刻聯絡朱六一,桃花仙公司的“御用”營銷策劃公司,做一套詳盡的市場調查問卷,到全國各專賣店實地調研,然後出具一份《市場調查報告》。
朱六一接到任務,開始也有點發懵。
調查誰?調查啥?
既然客戶出錢了,咱們就得幹活。客戶需求不明確,那就乾脆搞大搞全,來個全方位市場調查。
先整三個報告出來:《桃花仙葡萄酒消費者研究報告》,《桃花仙葡萄酒渠道推廣研究報告》,《華夏葡萄酒市場競爭研究報告》。
市場調研,這東西不可全信,更不可迷信。
這一次,桃花仙葡萄酒的真實市場需求,就沒有真正調研出來。
為什麼呢?
因為市場普及率太低,新產品剛上市,很多消費者劍鬥沒見過,喝更沒有喝過,能調查出來什麼呢?
至於專賣店老闆踴躍進貨的原因,回答的都很官方:桃花仙是大品牌,品質有保證,值得信賴,價格適中,有價效比。
隱藏在背後的原因,大家都不好意思說。桃花仙酒太貴了,他們店裡的顧客,普遍感覺消費桃花仙酒有壓力,而且配額不夠用,店老闆自己招待朋友,都不捨得喝桃花仙酒,也心疼錢啊。
專賣店太需要一款中檔價位的酒水了,這樣今後搞招待,就可以放開了喝了,哪怕是送禮,也減少不少成本,還可以整箱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