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總局對桃花仙公司的複查,毫無懸念地完美透過。無論怎樣吹毛求疵,也找不到不透過的理由,如果這樣還算不合格,那就沒有合格的了。
總局的人記錄得相當詳細,準備把這裡當成一個示範基地和模板,將來各地的植樹造林工作,都向這裡看齊。
總局的專門調查了近些年涼州地區的氣象資料,發現桃花仙公司開展植樹造林的最近兩年,大風揚沙天氣已經明顯減少,霧霾近乎絕跡,而且降雨量有所增加,甚至年均氣溫都有所回升。
當然,才兩年時間,偶然因素也許有很多,但總體來說,各項氣候指標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一個詞,就是風調雨順。
功勞和業績,當然值得大書特書,林業總局高瞻遠矚,領導有方,措施得力,工作卓有成效,總而言之,就是功勞大大。
總局這次下來,除了複查桃花仙公司,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檢查去年簽約的十個標段。每家承諾了最低完成5000畝的植樹造林,驗收合格就能獲得一個億的專項資金。
去年的十個標段,有9家在蒙省境內,也是蒙省本地的公司中標的,總局的檢查組就離開了武安,開赴蒙省。
這幫人一到蒙省,滿目所及,就是兩個大字:失望。
當初劃定的標段,每家20公里長,10公里寬,現在抬眼望來,基本還是當初的模樣,滿目黃沙,好像沒怎麼動過。
去年8月份籤的約,到現在5月份了,小一年過去了,還是這幅模樣,讓人怎麼不失望。
當然,標段的工地上,還是有人在幹活,只是集中在一小塊地方,靠近桃花仙林場的方向,三公里多長,一公里寬的作業面,有人在植樹,在澆水,在施肥。
樹都是活著的,但顯然是剛栽種下去不久。樹苗顯得孤零零的,地上也是光禿禿的,連一根草刺都沒有,倒是乾淨得很。
標段負責人介紹:“這是第一期工程,5000畝……秋天,到秋天,保證全部存活,我們已經從對面林場接了水過來……您看,我們植樹的密度,已經超過了合約規定的標準……”
帶隊的司長看著這片工地,默默無語。他走向一株栽種好的樹苗,抓住光禿禿的樹幹,用力一拔,樹苗被連根拔起!
蒙省陪同的林業廳廳長也很尷尬,抬眼望著對面的桃花仙農場,綠樹婆娑,綠草茵茵,越發氣憤。
“你們這大半年都幹了些什麼!”他對著標段的負責人低吼了一聲。
“走吧,這裡沒什麼好看的了,去下一家吧。”帶隊的司長終於發話了。
這種情況,合格,是不可能合格的。真以為那一個億的專項是那麼好拿的?
標段的負責人也相當委屈,我們去年秋天就開始幹活了,可惜白忙活了,過了一個冬天,去年栽的樹全死了,愣是沒有一顆活下來的。害得他們今年春天全面返工,重新來過。他勉強給自己找了一個理由:大概是秋天不宜植樹吧。
檢查團又檢視了兩家,也是大同小異,工地上都有人在幹活,態度還算端正,但是這效果,就實在看不過眼了。
終於在檢視到第四家的時候,檢查團看到了一片綠地。這片綠地也是三公里多長,一公里寬,緊挨著桃花仙農場。
考察團走近一看,這是一片綠油油的菜地,長滿了韭菜,有半尺多高了。韭菜地裡,栽種了一排排樹苗,清一色的枸杞樹苗,已經抽出了嫩葉。
田間又一些穿著工作服的人,正在幹活。
考察團人一到來,這個標段的負責人立刻打出一個手勢。只見一片小噴泉從田間噴發,轉著圈,打著旋,向四周開始噴水,陽光一照,甚是好看,水霧中甚至能看到七種色彩。
“這是噴灌系統?”有人發問。
標段負責人趕緊回話:“是的。這5000畝地,我們全部安裝地下噴灌系統,上萬個噴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