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油廠?要幹我早就幹了,甘省前年就推薦了這個專案,我沒搭理他們。不幹那玩意,烏煙瘴氣的。”李東文搖頭。
三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礦裡的專案。
謝安平說:“這煉油的,不比採油的賺錢少。煉油是深加工,採出來的油,只是初級產品。”
喬山也說:“我們也想幹點高階活,生產點高階貨。”
李東文說:“你們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去,但是不要在礦區裡折騰,破壞環境。”
謝安平說:“那隻能在農場外邊再買一塊地了,建個煉油廠,用不了多大地方,就是裝置比較燒錢,你能參點股不?”
裝置比較燒錢?煉個油,有那麼麻煩嗎?有煉丹難嗎?
李東文說:“能不能先讓我看一看,別人是怎麼煉油的?”
“這個完全沒問題,我們現在採出來的油,就是賣給隔壁二慶煉油廠了。他們給的價格有點低,說咱們的原油品質不太好。”喬山說道。
“原油什麼價格?”李東文問。
喬山:“價格是變動的,跟國際接軌了,現在一桶油大概一噸煤的價格吧。”
李東文:“一桶油,是多少?”
喬山:“國際標準是159升,一噸大概7桶吧。”
李東文又想起一個事,問道:“進出農場的道路,怎麼還沒修好?破破爛爛的。”
謝安平說:“這是三級路,已經不錯了,從礦區到電廠的道路已經通車了,還是電廠出面,要求官府出錢修的呢。大卡車來回跑,再好的道路也不禁造啊。”
李東文:“農場的東西,也要往外運,這路不靠譜啊。官府修條一級路,不行嗎?”
喬山感嘆一聲:“錢吶!修路太燒錢了,三邊縣就修不起一級路,榆州恐怕也缺這個錢。”
“你們倆不是一直號稱是社會人嗎?怎麼連當地官府都搞不定?”李東文有點嘲笑的意味。
謝安平和喬山兩人直接無語。錢哪,沒錢修個毛線的路啊!
三邊縣位於秦蒙甘寧四省交界的不毛之地,處於三秦省西北角,距離榆州城還有兩百多公里,距離省城就更遠了,基本屬於一個被遺忘的地方,誰會在這裡投資修路呢?
通往榆州城這條高速路,至少要花20個億,兩三年都未必能通車。
“你們找個時間,去跟榆州官府談一下,就說咱們來修這條路,看看能談個什麼優惠條件。官府發行公路債券也成,我認購了。”
李東文是真心為道路著急。這個地方還是有些落後啊,連個儲物袋都沒有,御空飛行的費用又太高,起降還要建什麼機場,普及率太低了,運個貨物,主要還是靠公路。
“您有錢修路,也在煉油廠參一股唄。”謝安平又舊話重提。其實他不差建廠那點錢,主要是想拉著李東文一起幹,沾點喜氣,這傢伙貌似幹啥都能賺錢,運氣還超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