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是李仙瓊打來的。
“你介紹了一個什麼妖精給我哥?把他搞得五迷三道的,我嫂子都投訴到我這來了!”
李東文一頭霧水。
什麼情況?這都哪跟哪啊?
李東文自從把李明軍的聯絡方式丟給了眼鏡蛇林艾米,就沒再管這件事了,甚至都沒跟李明軍打招呼。
現在聽李仙瓊這麼一說,看來兩人是已經勾搭上了。
李東文在電話裡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事我不好說什麼。不過你可以警告一下你哥,如果你嫂子再投訴他胡來,就收回他東南亞的代理權,給你做。”
李仙瓊悻悻地掛了電話。
男人都是喜新厭舊的貨色,自己這個親哥哥也不例外。
李東文在涼州,正在研究風電廠的二期工程。
進入2003年之後,全國的用電忽然緊張起來,各地都時常發生拉閘限電的情況。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化程序的不斷加速,家用電器的不斷普及,對用電量的需求越來越大。不但是居民用電,工業用電也越來越緊張,總之就是各行各業都要用電,都不夠用。
電廠的建設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火電廠的建設,最快也要三年,水電用時更久。風電廠的建設週期短的優勢就顯現出來,只要資金到位,不用一年,風電廠就能建成投產發電。
桃花仙武安風電廠的成功投產,極大刺激了風電的發展,尤其是穩定高效的持續供電,吸引了一批電力企業前來參觀考察。
專家們一直認為:這個風電廠簡直就是完美的模板,把風電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節能環保先不說,關鍵是太穩定了,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穩定持續發電,運營太高效了。
風電廠建設的關鍵,就在於選址,沒有持續穩定的風力資源,其他一切都是瞎扯淡。一幫電力專家圍著桃花仙的風電廠轉了一圈,覺得這塊地方就是一個天然的風力場,目前的利用率太低了,加大發電機組密度的話,100萬千瓦都能搞的出來,現在只有10萬千瓦,太浪費資源了。
甘省省電公司的曹工,就悄悄找到李東文,您這個風電廠二期工程,能不能跟我們省電公司聯合來搞,上網賣電這個事我們全包了,省網正在加緊建設,省網萬一建設速度跟不上,我們拉幾條專線,把電賣給省裡的幾家大企業,冶煉廠啊,水泥廠啊,礦山啊,咱們主打工業用電,大不了不跟國電競爭居民用電這一塊蛋糕。
“具體怎麼個聯營法?”李東文問。
曹工:“這個電廠我們省電必須控股。將來我們要上市的,控股在財務上才能並表。我們省電佔股51%,你們公司佔股49%。二期我們直接上馬50萬千瓦,三期再搞50萬千瓦。這樣二期的總投資15個億就差不多了。到三期的時候,我們再追加投資。”
李東文:“為什麼還要分兩期?一次性都搞完不是更好嗎?”
曹工一臉憋悶,說道:“我們缺錢啊!後期還有輸變電線路建設,還要很多錢呢。”
李東文:“沒錢,你們可以發債券啊,人家修路都是這麼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