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篝火晚會,大家玩得都很開心。每一席都建了一個QQ群,相互留了QQ號,唯獨李東文沒有QQ號,遭到了眾人嘲笑:老闆落伍了。
今天安排的活動是水庫冬捕。
冬天破冰捕魚,是一個技術活。徐景祥特意從東北請來了專業的冬捕隊伍,操持這次冬捕。
專業捕魚隊裡面,領頭的人被稱為“漁把頭”。
年會的大部隊抵達水庫的時候,漁把頭正在主持冬捕的祭祀儀式。
此時已經擺好了香案,並挖開了一個冰洞。
只見漁把頭焚香九柱,分別插在三個香爐,然後帶領幾十個漁工,繞著香案和冰洞不停轉圈,口中還唸唸有詞。
漁把頭最後端著一個酒碗,跪在冰洞前祭湖祭天,整個祭祀活動才算告一段落。
接著,漁把頭拿起一個抄網,專業術語“抄撈子”,這東西,專業釣魚的人經常使用,就是一個大號的廣口網兜,配上一根長長的杆子。
漁把頭拿起抄撈子,探進冰洞裡,順時針轉了兩圈,然後逆向一頓,向上一提,一條大魚已經在網中了。
這就是“開湖頭魚”。
頭魚出水,徐景祥趕緊指揮人開始放鞭炮,接下來就開始正式捕魚了。
桃花仙公司一干人等,感到非常驚奇,又非常有趣。都跑過來圍著冰洞,看著如何繼續捕魚。結果漁把頭喊了一聲“上冰”,眾位漁工趕著了馬爬犁,向水庫的中央出發了,把大家都晾在了這裡。
徐景祥早早準備了一批馬爬犁和冰車,帶領大家跟上了冬捕的隊伍。
漁把頭來到水庫中央位置,先畫了一個圈,漁工就開始用“冰穿子”鑿冰洞。漁把頭接著又以冰洞為起點,畫了兩條線,這兩條線的夾角大約七十度的樣子。又有漁工沿線開始鑿冰洞,冰洞之間的距離大約五丈左右。
漁把頭線上的一端插上了旗幟,然後又開始轉折,繼續劃線,圈起了一個近似菱形的區域,菱形的另一個尖端插上了旗幟,這裡就是出網出魚的地方。這個菱形區域,就是這次下網的漁窩子了。
大家看了一會兒鑿冰洞,就覺得有些枯燥,漸漸失去了耐性。於是就在水庫的冰面散開了,開始撒歡地玩耍,溜冰,滑雪,打雪仗,堆雪人,堆城堡,玩的不亦樂乎。
李東文拉著一輛冰車,李仙瓊坐在冰車上,在後面一直喊著“駕,駕,駕……”標準的北方車把式,趕車的架勢。
李東文瞧了一下方向,拉著冰車向前猛躥了幾步,一回身,輕輕躍上了冰車,就抱住了李仙瓊。冰車在“慣性”的作用下,一路向前飛馳,越跑越快,漸行漸遠,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謝安平和喬山趕著馬爬犁在後面一直追趕,越追越遠,一直追到了岸邊,才追上他們倆。
“李老大真是好體力,比馬跑的都快。”喬山勒住了韁繩,氣喘吁吁地說。
謝安平圓滾滾的身子滾下了馬爬犁,癱倒在冰面上,喘著粗氣,好半天才起身,說出一句話:“坐著也是個體力活啊!”
這時候,漁工們鑿好了冰洞,就開始放線,放穿杆,走鉤,下網。
眾人再水庫瘋玩了將近一個上午,終於等到了起網的時候。
三匹馬拉著一個網盤,像驢拉磨一樣,一圈一圈地轉。
漁工在冰洞口,用鉤子拉動網繩,漁網被一節一節拉出水面。第一節沒有魚,第二節就開始出魚了。
一條條魚竄出水面,不斷地跳躍,不過很快就凍僵了。魚不大,多數是三四斤的樣子,這次冬捕使用了6寸的網,也沒有小魚。草魚,鰱魚,鯽魚,鯉魚居多,還有幾條鯰魚也被撈了上來。
這次的漁獲並不多,整張網收完,也就一萬多尾魚,四五萬斤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