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平拿著電話走了進來:“謝老闆找您。”
李東文接過電話。
電話裡傳來謝安平的聲音:“李老大,您哪天有時間,我們去莞城,商討一下物流公司上市的事情。”
李東文:“我在徽城,你在哪裡?”
謝安平:“我在三邊煤礦。”
李東文:“我過去找你,一起走。”
李東文去三邊,是看上了那裡荒涼的土地。在他眼裡,那就是廉價的風水寶地。
當初李東文第一次來西北考察,看中的地方就是三邊縣,只可惜陰錯陽差,被當成了騙子,沒有談成。
李東文和周道平兩人,開了十幾個小時的車,才從徽成趕到三邊,到了三邊縣,已經是半夜了,謝安平和喬山一直在三邊縣賓館等候著,安頓下來已經是後半夜了。
翌日。
西北夏末秋初的天氣,正是秋高氣爽。
李東文提出要去煤礦看一看,謝安平和喬山求之不得,希望李老大能到現場,幫著指點一下江山。
煤礦的建設如火如荼。
李東文看著到處揚起的灰塵,緊皺眉頭。
“好好一個煤礦,讓你們搞得烏煙瘴氣的。同樣是煤礦,你們也學一下徽城。”
面對李東文的批評,謝安平和喬山毫無一點愧疚之色。
喬山說:“煤礦都這樣。再說這裡荒無人煙的,要樹沒樹,要草沒草,一颳風就灰土暴塵的。”
謝安平也說:“這裡哪比得上徽城,山清水秀的。”
李東文盯了謝安平一眼,說道:“事在人為!徽城那地方,剛從唐門接手的時候,你不是沒見過,比這裡也好不到哪裡去,同樣是滿目荒涼。現在你再去看看……”
謝安平仔細一想,當初好像是挺荒涼的,這才兩年時間,就已經大變樣了,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好像什麼都有了。
謝安平好像明白了點什麼,問道:“你是說,這裡,也能變成像徽城那樣?”
李東文微微一笑:“徽城有點遠,可能沒有可比性。咱們說點近的。三邊這裡,隔壁就是我們通遠公司,當初也是和這裡一個鳥樣,你再看現在,怎麼樣了?”
喬山忽然來了興趣:“李老大,你的意思是,這裡也能改造成農場?”
李東文淡淡一笑:“還是那句話,事在人為。我們通遠公司目前有大幾萬員工,徽城公司同樣也有幾萬人,這就是人的力量。”
謝安平和喬山琢磨了半天,還是沒有琢磨明白。儘管李東文說的這些都是事實,人和環境改造,這兩者之間貌似存在著必然聯絡和因果關係,但總覺得好像邏輯不通,感覺哪裡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