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來的展臺前,已經圍了一群人。
一位頭髮花白的精瘦老者,正拿著放大鏡,對著一個黑不溜秋的盒子,仔細觀瞧。
旁邊一位四十多歲中年男子,問:“齊老,這盒子有什麼說法嗎?”
齊老沒有抬頭,仍然在關注那個盒子,說道:“這是漆器,看雕刻風格,是春秋戰國時期的。”
男子詫異地問道:“春秋戰國,那不是兩千多年了?漆器還能儲存這麼完好嗎?”
齊老抬起頭,沒有回答中年男子的問題,而是看向李東文,說道:“李老闆總是給我們製造驚喜。上次那個劍匣,就是出自公輸般之手,眼前這個裝劍的盒子,看這巧妙的機關,大概也是公輸般的手筆吧。”
李東文微笑不語。
齊老繼續說:“這三個字,是‘魚鱗匕’吧,有先秦大篆蟲鳥文字的影子。可惜現在發現的甲骨文數量有限。對了,那‘百鳥朝鳳’四個字是您寫的吧?畫也是您畫的嗎?有原稿嗎?”
這位齊老,正是盯著禮儀小姐旗袍使勁看的那位齊老,也是黃老請來一起鑑定軒轅劍的那位齊老。
李東文說:“信手塗鴉,不值一提。”
齊老:“您太謙虛了,大師手筆不過如此。從老黃那裡看到了您的字,爐火純青,功底深厚,想不到您的畫功,也同樣底蘊深厚。只是這個鳳凰的造型,從未見過,不知有何參照?”
有何參照?我說是家裡養的,你信嗎?
李東文:“純屬臆造,不值深究。”
齊老一聽這話,就明白了,人家是不想多說了。
“李老闆,這盒子和這把劍,我們能拍個照嗎,回去研究一下。”齊老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沒問題,請便。”李東文伸手示意。
齊老趕緊指揮那中年男子拍照,各個角度,每個細節,都放大了拍攝一遍。
齊老說:“李老闆何時有空,可來京城一敘,我們有很多疑問,還望您不吝賜教。”
李東文微微一擺手:“齊老客氣了。我就是一個商人,一個農民,何來賜教一說。有空我一定登門拜訪。”
送走了齊老等人,大家又把李東文圍了起來。
巴東來說:“齊老可是屈指可數的幾位古董鑑定大家之一,在京城大名鼎鼎,我們這些玩收藏的小蝦米,難得一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