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只有兩個人,李東文還真不能跟張俊茹實話實說。
“這批貨,就是從鬼子那裡進口的,港島的貿易公司操辦的,但我們不能把港島公司牽扯進來。便宜貨,他們可能手續不全,真要追究,他們也可以不認賬。國際貿易嘛,就是個二道販子,我管它來路正不正,便宜就好。”
張俊茹聽一個法盲,這麼胡攪蠻纏,也是很無奈。
“這事恐怕有點麻煩,人家能拿出來專利,你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人家一告一個準,法院也不敢睜著眼睛說瞎話,還是要講點公正的。”
睜著眼睛說瞎話?李東文靈機一動,那就讓他們睜著眼睛說瞎話好了。
他詭異地一笑:“鬼子拿不出證據的,出庭的時候,我去旁聽可以吧?”
你旁聽能有個屁用?
張俊茹思索了一下,說道:“這麼辦吧,國際官司嘛,我儘量想辦法先拖著,怎麼也得打個幾年的。你這邊也著手申請專利,就在大陸和港島同時申請。專利那玩意,照貓畫虎,東拼西湊,修修改改就是新的了,跟他們先把水攪渾。”
國際專利訴訟這種事情,不是什麼新鮮事,大家都知道,華夏的企業,模仿能力很強大的!
買一個機器回來,拆開了揉碎了研究的,都大有人在,管你什麼專利不專利。
什麼狗屁技術都被少數一些富裕國家壟斷著,還讓窮人家過日子嗎?
人家阿三國,抗癌藥都敢仿製,你照樣拿人家沒辦法,我們等著救命呢,吃不起你們的,只能自己做了。
李東文找來郭丕夷和藤利,交待兩人申請專利的事情的。
藤利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難得地臉紅了一下,略帶靦腆地說:“國內的專利我們已經開始申請了,改進了一些繁瑣的自動化程式,用人工代替了,我們的機器更瓷實了,也能減少故障率,比原來的更實用,成本還低不少。”
藤利他們之所以這樣改,是因為國內人工便宜啊,為了節省個把人工,搞出來一堆花裡胡哨的自動化程式,很划不來。
插播一個當年的老段子:某自動化食品包裝生產線,時不時出現空箱的情況,肉眼不好分辨出來,國外就開始技術攻關,終於研究出一套紅外線掃描自動化系統,可以把空箱甄別出來,就想賣到國內來。
結果工程師到食品廠一看,傻眼了!人家在生產線旁邊安裝了一臺大電風扇,空箱一過來,直接吹走了!
李東文一聽,很是高興:“多用人好啊,就這麼幹!”
郭丕夷說:“港島的專利,我們委託張總他們幫我們申請吧。那個,我們紡織廠,還請老闆去視察一下。”
既然來了吳州,那就去看看吧,怎麼說也是自家產業。
紡織廠廠長劉穎,一上來就跟李東文講困難:“我們這麼好的絲綢,還只能當初級產品賣,就是賣不上好價格,太可惜了。”
郭丕夷趕緊說:“今年春季,我們也參加了幾個展銷會,那些暢銷的產品,花色品種都非常漂亮,都是國際大牌設計師設計的圖案,我們這個就顯得有點土氣了。”
李東文忽然想起機械廠專利的事,就說:“咱們不能模仿一下嗎?”
劉穎說:“技術上是可以的,我們的印染技術和染料完全能做到,就是有個時間差的問題。等我們模仿出來,人家又推出新的花色品種了,總是跟著人家屁股後面走,總是低人一等。”
李東文問:“咱們不能自己設計嗎?”
劉穎回答:“國內的設計師,就知道抄人家國際大牌的設計,我們自己的設計師,連國際大牌的都沒得抄,只能抄襲國內的,一步遲,步步遲。”
李東文一聽是這個原因,也直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