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文回到涼州的時候,汪軍正帶著一幫人,滿涼州附近尋找樹苗。
按照李東文的規劃,路兩旁一公里範圍內,都栽上樹,就算一畝地只栽二十棵樹苗,保守測算,也需要五千萬棵樹苗!
涼州的幾個林場,汪軍都跑了一遍,先不論什麼品種了,所有能移栽的樹苗,全部預定了,還不到兩千萬株,缺口還有很大。
汪軍甚至找到了一個果木培植基地,買下了一百多萬株葡萄樹苗,儘管這批樹苗只有兩尺多高,但好歹也算是樹了。
有一支尋找樹苗的隊伍,跑到了省城,在祁連山腳下終於有了重大收穫。這是一家大型國有林場,在自然保護區裡,有幾片山谷,都是苗木繁育基地,能夠提供各類樹苗一千萬株,當然是很多品種湊起來的,均價兩塊五一棵。
拿下!必須拿下!汪軍得到彙報,立刻做出決定。
去隔壁寧省的一支隊伍,也傳來訊息,找到三百多萬株枸杞樹苗,就是小了點,才兩尺來高,比手指還細,顯然是當年的苗。價格還不便宜,一塊五一棵。
要了!要了!都要了!汪軍現在急的眼睛都發藍,一棵樹苗都不肯放過。
李東文回到武安之後,修路的速度不知不覺又加快了不少。
到12月10日,終於有一支區小隊,修通了道路。
接著每天都陸續有隊伍完工,直到12月15號,所有的道路全部修通,比原定的計劃整整提前了半個月。
汪軍撒出去尋找樹苗的隊伍,也陸續歸隊,最後統計了一下,預定了三千五百多萬株,還有一千五百萬株的缺口。
汪軍把這個結果彙報給李東文的時候,李東文點了點頭。
“就這樣吧,每畝少栽幾棵就是了。”
李東文一直不建議把樹栽的太密集,桃園每畝才十來棵樹,不是也挺好的嗎?
汪軍心裡卻一直打鼓,就這兩尺多高的小樹苗,每畝地栽那麼十幾株,跟沒栽樹有啥區別?能扛得住涼州的風沙?
既然老闆已經做了決定,汪軍也沒在堅持。實在是找不到樹苗了,涼州及其周邊的林場都找遍了,再遠的話,樹木的品種就不一定能適應這裡的氣候了。
修路的隊伍都撤了出來,張紅霞給大家開足了兩個月的工資。
花園鄉和北山鄉的村民,都住進了嶄新的氈房。
張紅霞愣是從縣民政局扣出來兩百床棉被,分給了各家各戶。
不能光讓桃花仙公司出錢,安置村民,縣裡也有責任。
武安縣的村民發現,路修好了之後,涼州就忽然開始變天了。
氣溫明顯開始下降,西北風夾著雪花,鋪天蓋地而來,彷彿一夜之間,天地都變了顏色。
天是灰濛濛的天,經常是烏雲蔽日,地是白茫茫的地,厚厚的積雪掩蓋了所有色彩。
大白天,北風一起,遇到地勢起伏,雪粒子就像黃沙一樣飄起,形成了罕見的“冒煙雪”。
在武安縣北部,整個花園鄉和北山鄉,甚至還颳起了“白毛風”,下起了異常恐怖的“白毛雪”。
這種白毛雪,如果降落在有人煙的地區,那妥妥地就是一場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