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嘿嘿,正合我意!
聽了郭丕夷的介紹,李東文對這三天的展會,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就琢磨著怎麼把蠶絲變成絲綢。
紡織機械?剛才好像看到了紡織機械的也來參展了。他跟郭丕夷打了聲招呼,就開始向紡織機械的展區走去,周道平趕緊放下行李箱,跟了上去。
嗯?還有外國的廠商?李東文來到一個展位上,翻看著畫冊。
“你收集一下資料,重點是絲綢紡織機械的。”李東文回頭吩咐周道平。
兩人在紡織機械展區逛了一圈,周道平手裡已經拎了一大袋子資料了。
“這就看完了?走,回去研究一下。”李東文對周道平說。
兩人離開了會展中心,直接回了酒店。酒店是郭丕夷早就預定了的,離會展中心不遠,計程車十幾分鍾就到了。
李東文要過來資料,就在酒店裡開始研究,研究了半天,也沒研究出什麼名堂。
到了晚上,郭丕夷等人也回到了酒店。李東文請大家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算是鼓舞士氣。
晚飯之後,李東文把郭丕夷叫到了房間,讓他也看看這些資料。
“這些參展的,都是外國企業在國內的代理商。這些中文資料,水分很大,看不出什麼名堂。他們的技術和裝置很先進,但價格也貴的離譜。這幾家國內的廠家,技術傳統,但好在技術成熟,即便出了問題,裝置維護也方便。”
郭丕夷一邊翻看資料,一邊給李東文講解。
李東文:“那他們還有什麼區別?”
郭丕夷:“產品的質量上會有區別。國外的印染技術要好,花色品種也多,程式都是用計算機控制的。國內的機械裝置,多數還是生產單色的絲綢,印花技術和裝置,都需要進口。”
李東文:“國外,哪裡的技術和裝置比較好?”
郭丕夷:“倭國的比較先進,歐洲的也還可以。”
李東文:“咱們自己建廠,最快要多久?”
郭丕夷:“最快也要一年,可能還要更久。”
李東文:“一年太久了,不能更快點嗎?”
郭丕夷:“更快?那,除非收購現有的絲綢廠。”
李東文眼睛一亮,“對啊,那就直接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