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平當然不是傻子。
他找了一個草臺班子,去調查了一下唐門提供的那幾個礦。
其中幾個煤礦,相對比較集中,位於巴蜀三秦和甘省的三省交界處,甘省的東南部,隸屬甘省管轄,甘省成州的徽C縣境內。
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礦的儲量和質量問題,而是交通問題。
這裡的礦產,幾乎運不出去。鐵路是不存在的,高等級公路,也是沒有的,只有可憐的三四級公路,而且破爛的不成樣子。
謝安平看中的是兩家金礦,也在甘省成州境內,位於徽C縣隔壁的文武縣。
這裡的交通也很操蛋,相對唯一好一點的是,這裡有一條江,叫羌水,是長江的支流,水路運輸略方便一些,但大型船隻也無法通行。
這兩家金礦,唐門的報告顯示,儲量超過100噸。
這數字當然要打折計算,至少要打個對摺,而且是分10年開採,每年也就幾噸的產量,而且冶煉也是要花錢的,產出也只能低價賣給國家。
謝安平的草臺班子,給這倆金礦最後的估值是10個億,頂天了。那幾家煤礦的價值,直接忽略不計了。
唐門能一次性拿出5個礦來賠償,多少是有些誠意的。謝安平做不了主,這事還是要彙報給李東文李大老闆來定奪。
李東文聽說有三座煤礦,心中暗喜,至於那兩座金礦,他直接忽略不計了,才幾十噸的儲量,弄得烏煙瘴氣的,沒啥意義,再說了,哥們金子多的是,嘿嘿,米國的金庫,就是咱的戰略儲備。
李東文回了一句:“我知道了,你把資料先傳真過來。嗯,繼續談。”
李東文一拿到傳真資料,就悄然前往甘省成州徽C縣。
李東文不但把唐門那三家煤礦重新普查了一遍,還在附近發現了兩個新的礦點也都在徽C縣境內。
徽C縣,地處三省交界處,山高,但林不密。有幾條小河,這個季節是枯水期,水量很小,平均只有一米多深了。
河水清澈見底,已經不是黃河水系的黃土高原了,這裡是長江水系,這些溪流,最後都是要匯入長江的。
高山和深谷縱橫交錯,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幾乎沒什麼平地。
當地耕地面積較少,不到五分之一,主要集中在中部的盆地,八成以上都是山丘,南部和北部都是廣袤的山區。
李東文對比著地圖,在南部山區和中部盆地之間,靠近山區的潛山丘陵區,圈了一片地方,囊括了唐門的三座煤礦和他發現的兩座煤礦。
李東文帶著地圖,直接趕往莞城,與謝安平和趙燦光匯合。
謝安平和趙燦光,見到李東文親自趕來,深感事情重大。
難道老闆這是要對唐門下狠手了?
莞城會所一間豪華包廂內,李東文拿出一幅徽C縣地圖,對著謝安平和趙燦光說道:“重點談這片區域,能買的地都買下來,能租的都租下來,能搬遷的搬遷。”
謝安平和趙燦光一看,這裡就是典型的“窮山惡水”啊,遠離縣城,背靠高山,交通基本斷絕,正是唐門提供的那三座煤礦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