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小溪是當地人的生活水源,附近的農戶在此取水,拉回自家水窖存著用。
乾旱年景,人畜飲水都不夠用。今年年景不錯,冬雪春雨都還充足,有點剩餘的,農戶就想著要澆灌點菜園子,根本不允許大罐車成車的取水。
再遠一點,縣城附近還有一條稍微大點的河流,是縣城水廠的水源地,取水倒是不受限制,就是太遠了,要走一百多里路。
李東文聽說此事,就趕往南溝鄉施工現場。
李東文一直自命是個講究人,公司與民爭利這種事,他是不屑做的。
缺水嘛,多大點事。
李東文今天披了一件米黃色的風衣,遠遠就看見何安江正在與施工隊協商。
他來到人群中間,正聽見施工隊的人在抱怨,“何總啊,跑那麼遠取水,成本增加不說,這還要影響工期的……”
“不能就地打井嗎?”一個聲音飄來。
“老闆您怎麼來了……”何安江旁邊的小廖,首先發現了李東文。
施工隊的頭目也走上前來,“大老闆來的正好……打井嘛,我們也想過,但是勘測水脈,我們不會啊,胡亂開挖,基本白費功夫。退一步說,這地方可能有水脈嗎?”
南溝鄉這地方,農戶生活用水,都是靠水窖,還沒聽說哪裡挖出來水井的。水窖,是儲水用的,主要是收集雨水,其次是去遠處小溪拉水回來。
打井這種事情,縣裡曾經組織過幾次勘探,專門來尋找水脈,但也都是一無所獲。
“不試一下,怎麼知道結果呢?”李東文裝模作樣從風衣口袋裡掏出一個物件,圓圓的,扁扁的,巴掌大小,好像木質的,黑乎乎泛著油光。
“這是羅盤?”施工隊的頭目也算個見多識廣的,一眼就認出了這個東西。
李東文手託著羅盤,在四處東遊西逛了十來分鐘,時不時望望遠方,時不時望望太陽,口中唸唸有詞:
“左有青龍盤,右有白虎臥,前有朱雀舞,後有玄武座……”
最後來到庫區外圍,距離大壩一百多米的一處路邊,最後用腳踩住一塊地方,“以這裡為中心,方圓一丈,開挖吧。”
這靠譜嗎?
這位港島來的大老闆,難道還是一位風水大師?
何安江招過來施工隊的頭目,“開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