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李東文沉浸在溫柔鄉里,很是愜意,本不想這麼早回來的。
但是春茶不等人啊,這個星球最講究的明前茶,就要開始採摘了。他必須回來盯著,不能讓人把他的靈茶大業給搞砸了。
李東文一回來,馬上召集茶業公司的高管,到茶園開現場會。他親自示範茶葉的採摘,標準是一芽五葉,用剪刀剪就可以。
另外,李東文還對採摘人員提出了一個奇葩要求:必須是十六到三十六歲之間的女子,要求茶業公司趕製一批採茶女的制服,要求又民族特色的,整漂亮點。
廠長周應良有點發懵,這是鬧哪一齣呢?難道港島的老闆有什麼特殊癖好?
弄不明白不要緊,大老闆的命令,這是必須要執行的。
於是神鳥縣大大小小的服裝作坊就開始忙碌起來,布料要統一,款式要統一,大中小三個碼,五天內交貨,能生產多少要多少,加工費加倍。
第一批採茶女很快培訓完成,開始穿著統一的服裝,揹著揹簍,開進了茶園。
這一批有兩千人,每人每天能採摘一畝地,採摘青茶五十斤左右,炒成幹茶,能出大約有十二三斤。
春茶採摘期能有兩個月,每畝能採摘四次茶,這樣算下來,一畝地能產春茶五十斤左右。
之所以每人每天能採摘五十斤青茶,還是得益於茶葉的品種好,重,有份量,加上一芽五葉的要求,足夠大顆,才能有這麼高的效率,要是別的品種,一天未必能採摘到五十斤。
十萬畝茶園呢,春茶按照兩個月採摘期,每畝採摘四次,需要的採茶女至少六七千人,搞不好要上萬人。
這麼算下來,採茶的人手就有些緊張了,廠長周應良緊急召集附近幾個鄉鎮的領導開會,把附近幾個鄉鎮的適齡婦女都動員了起來,上山採茶。
超齡的不能採茶,但是能幫著幹別的活計不是,運茶要人,送飯做飯也要人。茶業公司中午管飯的,直接送到茶園裡來。
為了確保春茶採摘,茶業公司開出了一塊錢一斤青茶的工資。這樣基本上每人每天都能掙上五十塊錢,幹上兩個月,就是三千塊。
在這個萬元戶都是罕見的富裕人家的年代裡,這樣的工資水平是相當誘人的。
周應良動員了附近五個鄉鎮,每個鄉鎮限定兩千人,上萬人的採茶娘子軍,開進了茶園。
茶園裡還有近百萬只雞苗呢,這時候的雞,已經不能再稱作雞苗了,都已經長到一斤多重了,完全是小雞了,已經能夠分出公母了。
十萬畝茶園,百萬只小雞,上萬名採茶女,上千名護林員,以及幾千名園丁和後勤人員,組成了一幅朝氣蓬勃的勞動畫卷。
採摘下來的青茶,要運到茶棚殺青,再運到茶廠炒制。
茶廠裡上千口陶瓷鍋已經準備就緒,等候炒茶。
茶園的事情安頓下來,李東文又趕緊回到桃園。
桃園的桃花,開了有大半個月了,還沒有凋謝的跡象,就這樣一直盛開著,甚至整片桃園,沒有一片花瓣落下來。
這種怪現象讓所有人震驚不已。
李東文心說,這有啥好奇怪的,還有開花上千年的呢,只是你們沒見過,哥們如果不過來干預一下,這桃花開個十年八年的都不是事,怕是你們更要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