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十萬個雞窩,立刻就把三個鄉鎮各家各戶的婦女兒童都調動起來了,小孩子去割野草,割細荊條,大人們就在家裡編雞窩。
手快的一天能編十來個,每個雞窩收購價兩塊錢,一天也能賺二十來塊錢呢。
茶園和桃園,都在當地招聘了一批護林員,除了巡查,也幫著打理一下茶園和桃園。
茶園還招聘了一批園丁,平時除草鬆土修剪茶樹,至於澆水,就免了,只能靠天下雨了。
如果按李東文的意思,茶園起碼要招聘1000個護林員,每個人看護個一百畝就差不多了。
這個提議被茶廠的周應良廠長、張遷總工以及張俊茹一致否決了,太浪費了,茶樹又不長金子,誰來偷呢?
一個人看護一千畝綽綽有餘,主要是防止野豬來禍害茶樹,還有就是茶園防火了,一百個護林員都有點多。
就這樣,李東文的用人大計就這樣被一幫群眾,活生生地扼殺了。
李東文也不好計較,心說你們等著瞧,等明年茶葉上市,你們就知道茶樹能長金子了,遲早要增加人員看守。
茶園的園丁,每人打理1000畝就是扯淡了,李東文的想法是每人10畝地就差不多了,這樣10萬畝茶園,園丁就需要上萬人。
這個提議當然也是被集體否決了,每人打理50畝茶園,還要兼顧今後的養雞。2000人的園丁隊伍,其實也不少了。
搭建雞窩,李東文還要請人,也未能如願。
周廠長說,咱們還沒賺錢呢,光花錢了,省著點吧,讓這2000名園丁,每人搭建五個,慢慢搭吧,反正等雞苗孵化出來,再長大,還早著呢,也不著急。
就這樣,茶園聘用了兩千人。給這兩千多人定工資的時候,又發生了分歧,李東文琢磨著,怎麼也要一千塊一個月吧,周應良和張遷又是齊齊反對。
李大老闆,不能這樣幹啊,縣裡茶廠的工人,每個月也才兩百多塊,您這樣定工資,茶廠就不好管理了,儘管他們在茶園幹活辛苦一點,但也不能太離譜啊。
最後折中了一下,暫定三百一個月,以後茶業公司效益好了,再漲工資。
就這三百一個月,也是搶破頭了,附近的村民爭相報名。
最後還是三個鄉鎮各個村平均分配了一下,園丁由各個村選送,並且擔保遵守廠規廠紀,吃苦耐勞的優先,家庭困難的優先。
茶園工資這筆開支,每個月又是六十多萬。
桃園也同樣需要園丁和護林員。
由於桃園的工作內容和茶園稍有不同,護林員也招聘了一百名,園丁招聘了一千名。工資水平和茶園一樣,就是求個公平。
這一千多人,都是從都裡鄉和麻衝鄉招聘的,桃園就在這兩個鄉嘛,茶田鎮很是羨慕了一陣子。
桃園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就又多了三十多萬。
桃園還有一個麻煩事,就是有些地方距離村子有些遠,護林員和園丁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個問題。住的地方好解決,多搭建一些小木屋就好了。
關鍵是吃飯問題,山上是不允許有明火的,煮飯只能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