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老大哥的臉怎麼黃了,想來是北面太冷,塗的蠟。
老大哥的臉怎麼又紅了,想來是為我們高興吧。
當時的老大哥自己還正亂著套呢,只在報紙上很小的一塊地方,報道了中國研製出原子彈。
但在報紙的另一個版面,卻用一個大篇幅來報道澳大利亞反對中國研製原子彈的事情。
美國的反應非常有趣,他們在得知中國爆炸原子彈後透過《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中國依然是貧弱國家,不足為懼,美國還是會保護亞洲國家之類的話......”
但沒過多久,美國就開始改變策略,同中國建交。
英國說:“對中國研製原子彈這件事,深感遺憾。”
比中國爆炸成功早四年的法國最實在,中肯地說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一夜之間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體會不到那種自豪感和榮譽感。
那是屬於那個年代,屬於中國人民的榮光。
腰桿直了,說話也硬了。
“有了核武器,但要把它打出去,還需要戰略導彈。1964年的中國,只有東風1彈道導彈,導彈射程僅僅六百公里,沒有實戰部署過,形容虛設。”王亮道。
時間回到1984年的10月1日。
“同志們好!”
“首長好!”
“同志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小平同志的親切問候和受閱官兵的響亮回答,匯成一股股排山倒海般的巨大聲浪,響徹十里長街。
以現在人的眼光來看,這沒什麼稀奇的。
但王亮知道,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