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球?王鳴之頓時犯難,寶蓮呀,我連騎馬都不會……可他知道,在這裡如果跟別人說“我不會打馬球。”得到的回應準是“哦,我五歲的小侄女都會。”
這時候,門鈴叮咚地作響,他走去瞧了瞧門孔就開啟門,“和正叔?”
“飛鳴,大事不好了!”陳士平焦急地走進公寓,“有媒體採訪過你嗎?現在千萬不要亂回應!唉,怎麼會這樣,我已經跟李老闆說過了,是我奪情……”
王鳴之聽得一頭霧水,“和正叔,你在說什麼?”
“你沒看今天的《錦城日報》嗎?”陳士平連忙把手中的一份報紙給他,“娛樂版。”
“啊?”王鳴之接過翻開看了看,報紙上赫然刊有一張他被姑娘們圍繞的舞臺照,新聞標題為:“巴西才子竟是不孝兒?”他瀏覽文章的同時,又有記憶知識湧起來了。
丁憂,即是父母逝世後,子女需要依禮守孝三年,期間不得婚嫁,不得有任何喜慶歡愉之事,做官的必須離職歸家,住在父母墓旁的茅屋哀思。
而奪情,是奪走其悲情的意思。君王可以向臣子奪情,令其不準辭官,換上素服繼續辦工。像長孫無忌就曾被奪情,還有那些需要丁憂的將士們,這稱為“墨絰從戎”。
孝之一字,是華夏人的根基。
漢廢帝劉賀,便因為居喪期行樂無度,登基不到一個月就被霍光等朝臣們廢掉了。
上至皇帝下至走卒,因為丁憂沒做好而倒黴的人多不勝數,其中一些就是被誹謗的。
又說白居易,他母親因為看花墜井而逝,他離職丁憂三年後復官。一年後卻被政敵毀謗,說他在丁憂期作了賞花詩、新井詩,傷風背德,他因而被朝廷貶謫江州。但是據後人的考證,那些詩早在白母逝前就存在。
到了今時,丁憂和奪情都歷經改制了。唐法上不再強求,風俗則是“居喪三月”即可。不過三年內,不能傳有享樂忘悲的名聲。
一個公眾人物一旦成了“不孝兒”,那簡直就完了。
“《錦城日報》好生歹毒!”陳士平恨啊,最清楚這個世侄當初是何等悲痛,“你居喪半年,又把全部家財捐給寺廟作祈福,天下有幾人能做到?”
王鳴之越看這篇報道,越是憤怒。
這通篇都是瞎編的內容,什麼根據知情人透露,他在戲院花天酒地,與多個胡女有染……
太歹毒了!這是要用刀筆殺他,這又置妮芙她們的名聲於何地!
“和正叔,是不是何金生那幫人在搞鬼?”王鳴之怒問。
“恐怕不是,何金生他們沒這份能量……”陳士平無力地哀嘆,“飛鳴,恐怕是你擋了錦城那邊哪個大人物的道啊。現在最怕的是,因為這些爭議,唐視就不考慮你的節目了。等你證了自己的清白,中秋特輯都已經播出了。”
王鳴之想起在另一個世界,自己幾年前痛失雙親的悲苦……
不管是誰,竟然拿丁憂這種悲事來作祟,一群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