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打下地盤之後,就得學會治理領地。治大國如烹小鮮,妄動與焦急皆不可取。治小國如炒幹筍,非得一番大動作才能入味。”
“要堅持以改革作為發展的基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
聽到這一句,馬謖皺眉問道:“可這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自古以來,改革者就沒有什麼好下場的。”
李弘知道馬謖在意指商鞅,畢竟商鞅變法所有人都知道,可商君被車裂五馬分屍就沒幾個人知道了。這就是黑暗的古代社會,任何觸動封建階級利益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馬謖的擔憂李弘早就猜到了,他早已準備好了解決的辦法。
“別擔心,改革會遇到阻力,這是難以避免的。我有一計,可以化解危機。”
馬謖低頭恭敬地說道:“還望天皇教我,我好去結束這戰火紛飛的亂世。”
李弘摸著下巴,十分讚賞地說道:“你能有此想法,那自然是極好的。關於改革阻力,我且送你一句話。悟透了,那這天下未嘗坐不得。悟不透,那就趁早熄了改革的想法。”
“您說,謖洗耳恭聽!”馬謖正色無比地道。
“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李弘十分無恥地盜用了某個聖人的發言。
“發展?穩定?改革?”
馬謖眼睛一亮,驚喜地說道:“天皇,吾懂了。您是說,改革的同時,也得帶給他們好處?商君變法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秦國一路擴張,被商君壓迫的人,也從中撈到了好處。鈍刀子割肉,果真是聖人之言。”
蝦米?這就懂了?李弘不無驚訝地想道。
事實證明,李弘還是太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屠龍術這麼拗口的東西,提一下就能領悟其中精髓,這馬謖也是一個聰明人啊!
馬謖繼續說道:“聖人這麼一說,吾總算是明白了商君為何會被車裂了。”
“哦?”
李弘來了興趣,好奇地問道:“那你倒是說說,商君為何會被車裂?”
“商君已經做好了改革和發展兩項大事,卻單單遺漏了最重要的穩定。事實證明,秦國崛起了,大家也都受到了變法的好處。可是,這只是秦國向好的一面。秦國真正的積弊,仍舊沒有解決。於是,當這些積弊爆發出來,人性的思維就會將其怪罪到商君頭上。這也是為什麼,商君卻被車裂的原因。他無法穩定,就成為了秦孝公丟擲去的犧牲品。”馬謖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