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官場之上有很多身不由己之處,少年意氣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河南戰亂,長孫氏一些人西遷到關西,代表人物便是他的堂叔長孫順德。
很快長孫氏便找準了位置,畢竟秦王李世民娶的是長孫氏的女兒,於是便靠向了秦王李世民,叔侄兩人就此有了不少交往。
因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爭鬥的越來越激烈,大家時常處於兇險之中,叔侄之間的關係也趨於緊密,報團取暖這種事,當然是以親族為基礎。
可現在的情形有所改變,長孫無忌升任大理寺少卿,已然初初進入高官行列,幾乎不需要他有多大作為,在大理寺少卿位置上他只要做滿一任,便能補齊為官資歷上的不足。
大理寺可不是尋常所在,那裡出來的高官基本上都是宰相的備選。
到了這個地步,長孫無忌的心思便也多了起來,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他的舅父高士廉重回朝堂之上,卻至今未與他見上一面。
他幾次想要去探望一下舅父,可都被高士廉所拒。
原因很簡單,當年高士廉和長孫氏在洛陽徹底撕破了臉皮,而且他被貶交州也有長孫氏的推波助瀾,若非他是高氏子孫,不然掉腦袋沒商量。
高士廉降唐之後受丘和等人所託到長安為降人們打前站,猶豫再三也沒去尋長孫無忌說話,癥結之處就在於此。
……………………
迎著凜冽的北風策馬而行,長孫無忌卻覺心頭火熱,些許陳年舊怨對他來說都是小事,只要權柄在手,什麼人情還不上?
現在讓他擔心不是這個……
他們走的很快,直到進入佈政坊地界速度才又緩了下來,這裡住著的都是朝廷官員,驚擾了什麼人就不好了。
坊間穿行盞茶工夫便來到了長孫順德府邸前面,立即有府中執事率人迎上前來殷勤問候。
這邊的人對長孫無忌都很熟悉,以前長孫無忌兄妹兩個在府上住過一段時間,其實就是避難於此,和府中郎君娘子們待遇差不多。
等長孫無忌任職長安令就帶著妹子搬回了以前住的府邸與母親高氏同住,偶爾來拜會堂叔,府中人等對待他就又是另外一番模樣了。
如今他已晉身大理寺少卿,已然稍稍具備了和長孫順德平起平坐的資格,受到的迎接自又不同。
入府之後,從人們被引去他處休息,沒走幾步,堂弟長孫嘉慶便迎了出來,拱手就笑:“阿爺也是的,天氣如此寒冷,卻還要讓阿兄走上一趟,什麼大事不能容後再說?若是被凍出個好歹來,多大的官位也補償不了。”
笑意在長孫無忌臉上一閃而逝,若是旁人說這話他一定會認為人家在咒他生病,可這位堂弟嘛,性情就是如此了。
長孫嘉慶性情隨和,雅好文章,風流自賞,對官場之事是一點興趣也沒有,如今都成年了卻還是布衣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