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09章繼承 (2 / 3)

吐蕃來使求和的目的一下便清晰了許多,結盟通商之類都是表面,想讓大唐來做刀劍,砍去吐蕃的粗枝爛葉才是本質。

這真是……無知者無畏……

清楚了這些,李破無心再與其深談,吐蕃人的這點“誠意”會獲得大唐的回應,只不過一定不像他們自己想的那麼美好就是了。

等結束了這場會面,李破思量了一下,便吩咐道:“傳尉遲恭,阿史那容真和兵部郎中謝政來見。”

尉遲恭和阿史那容真來的很快,謝政要慢一些。

尉遲恭剛剛上崗,正在接管皇城防衛諸事,阿史那容真管的則是皇宮內衛,內外本來分的很清楚。

可羽林軍即將重建,肯定是以左右千牛備身府作為核心,羽林軍的職責正在商議之中。

除了衛戍皇城,宿衛禁中,之外還有充當皇帝儀仗,護衛皇室外戚府邸安全,以及守衛京師各個衙署等等職責。

現在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左右屯衛是不是也要歸入羽林軍統屬,還是按照兵部建議的那樣,讓各個衛府輪流挑選精銳入京拱衛京師,而左右屯衛將來可以歸入東宮管轄。

讓太子組建一套自己的班底,熟悉軍政兩事,為將來繼承皇位做準備。

兵部的建議很有道理,爭論正在趨於一致,大將軍尉遲恭回朝為此添了一點變數。

左屯衛大將軍竇琮是個大嘴巴,但在其兄兵部侍郎竇軌的嚴厲警告之下沒敢出聲,不管是歸入羽林軍,還是拱衛東宮,對於左屯衛大將軍來說,此時都不易說話。

右屯衛大將軍趙世勳被派往了代州,至今未歸,這人出身當年的漢王親軍,以悍勇無畏聞名于軍中,向來忠心耿耿,只要皇帝拿定主意,他都不會有任何話說。

阿史那貴妃現在統領的是右千牛備身府,一直在護衛宮禁,對外面的紛紛擾擾不感興趣,兵部派人去請教了幾次,都不得要領。

那麼唯一能夠說話就是剛剛回京的尉遲敬德了,在稍稍瞭解了一下情況之後,這位柱國大將軍,開國公就和兵部的人產生了爭執。

他自然是想把左右屯衛都納入將要組建的羽林軍中,兵權這東西,軍前將領們自然是當仁不讓,權力越大越好。

他的理由也強而有力,東宮要兵權做什麼?熟悉軍事?羽林軍難道就不聽太子指使了?一句話便堵的兵部尚書尉遲信等人沒了話說。

這事真不好解釋,你總不能說皇帝和太子之間並非親密無間,相互制衡才是常態。

太子不可能事事都對皇帝唯唯諾諾,他需要有自己的勢力,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之下,才能鍛煉出有為的君主。

不然的話,上位之後也是個廢物,繼承皇位的太子只靠親情能行嗎?

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貴族們都是心知肚明,可話卻不好說出口,所以跟尉遲恭這樣的傢伙根本解釋不通。

李破就覺著很有趣,想看看臣下們最後怎麼來解決,如果最終要報上來由他自己裁決,那就太過無能了。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他年富力強,繼承人的選擇還提不上日程。

唐典中明確規定了長子繼承製,對於東宮的配置其實也有所規定,但在這事上唐典的規定就不那麼有約束力了。

所謂君權天授,而且作為開國皇帝若在這些事情上沒有一言而決的權力,那還談什麼開國之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