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92章乞和 (1 / 2)

數十個唐軍士卒在一個營尉的率領之下停在遠處,冷冷的打量著對面的吐蕃人。

一個懂得漢話的吐谷渾嚮導在主人示意之下過來說話,營尉稍微聽了聽就樂了,吐蕃人又派使者過來了,真是賊心不死。

吐蕃人在涼州可謂是惡名遠播,他們大肆屠城的舉動帶給了西北各族恐懼和傷痛的同時,仇恨就此誕生。

如果白喻娑還在的話,在名聲上倒是可以和吐蕃人較量一下。

“全部放下武器,跟我們回積石鎮。”營尉不客氣的提出要求。

冬天裡吐蕃人過來,積石鎮守軍沒有半點待客的自覺,能平安到達姑臧的吐蕃人也就四五個,如今正好閒的無聊,吐蕃人就又來了,讓前來查探的唐軍上下稍稍興奮了起來。

吐蕃大軍來的時候,沒把人當人看待,唐軍來到這裡,吐蕃人也就不是人了,秋天裡接到軍令的唐軍各部,都在搜剿吐蕃潰逃兵卒,捉住了二話不說就砍下腦袋送到軍中去領軍功。

西北各族村寨也都行動了起來,痛打落水狗,在這件事上,向來不很同心的西北各族算是找到了點共同話題。

也正因為有了吐蕃這個外敵,西北的叛亂變得少了起來,唐軍的勇猛彪悍順便也展現在西北各族面前。

在這樣一個局面之下,加上一些懷柔的手段,比如說給無法過冬的羌人各部送去點糧食什麼的,效果就是要比平日好上許多。

冬天裡,唐軍又徵召了一些羌人和吐谷渾人入伍,在姑臧和枹罕設下了兩個折衝府,西北的局面便漸漸穩定了下來。

自古以來向來是河西安定,關西便穩如泰山,這也是歷朝歷代都要大力經營河西的原因之一。

…………

吐蕃人肯定不情願……

其中幾個沒了耳朵的傢伙在隊伍中左顧右盼,他們是去年冬天時跟著阿魯逃回高地的人,這次作為“熟悉”低地風土人情的人又隨著悉南紕波回來了。

他們對唐軍自然是恨之入骨,可經歷過去年的那場戰爭之後,當他們再次看到唐軍士卒的身影,恐懼便不由自主的在心中蔓延開來。

他們不自覺的夾緊了馬腹,準備一個不對就逃回穀道中去,放下武器……一個小小的要求,悉南紕波應該不會做出反抗吧?

松摩哈赤做出了榜樣,他抽出腰間的匕首扔在了馬下,用力的揮了揮手,於是感覺受到了羞辱的吐蕃人,憤怒的把刀箭和匕首,套索之類的零碎扔下。

唐軍則抽出鋼刀圍了上去,吐蕃人在他們眼中已不稀奇,不管你是使者還是什麼悉南紕波,到了涼州地界都是一般待遇。

“下馬,下馬,跪地者不殺。”

唐軍士卒粗魯的吆喝聲中,儼然便將吐蕃使者們當做了戰俘來對待。

吐蕃人聽不懂,幾個嚮導緊著翻譯。

沒那麼費勁,幾個唐軍策馬上來便將幾個吐蕃人踢翻下馬,拿著刀子比比劃劃,那姿態任誰見了都不會理解錯誤。

吐蕃人野性未除,立即便有人奮起反抗。

唐軍二話不說,揮刀便斬,慘叫聲中幾個吐蕃人立馬濺血倒地,如果不是松摩哈赤怒吼著讓人都下馬,不然的話估計又是一場血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