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57章外事 (2 / 3)

他覺得範文進和張倫兩個殺性有點重了,現在大唐亟需人口補充,戰俘是最好的人口來源,怎麼能那麼浪費呢?

當然了,這還只是一件小事,重要的是吐蕃人縮起了腦袋,短期內好像不準備下高地了。

西北的戰事有拖成長期相持的意思,這肯定不符合李破的戰略構想。

難道等那個年輕的松贊登上吐蕃王位,來個文成公主出塞和親?李破心裡罵了一句,做夢去吧。

吐蕃現在到底是個什麼局面呢?

李破仔細回想了一下,卻未能在空空如也的大腦中找到任何有用的資訊,不由揉了揉太陽穴,覺著自己當年辜負了大好時光,竟然變成了一個文盲……

“準範文進,張倫所請,可以在西海設立涼州馬場,儘快招募西北各族人等從軍,上高地作戰,讓他們繼續仔細探查吐蕃國中諸事,如獲戰機,可便宜行事。”

“另詔徐世績,張士貴率本部人馬回雕陰郡,準備在今年與靈州總管薛萬徹聯手肅清朔方匪患,恢復榆林。”

戰事不能就此停下來,趁著兵強馬壯,陸續收回前隋失地是大唐必須承擔的責任。

最為重要,也最為強大的對手其實還是突厥,突厥一天還在,就是對大唐最為直接的威脅。

和突厥可汗會盟的事情已經進行到了下一個階段,春夏的時候使者估計還會往來兩次,如果這事拖延下去的話,等到大唐這邊穩一穩,是不是就可以尋機開戰呢?

李破皺著眉頭思量著,自阿史那牡丹從突厥回到長安,他就再沒見過其人,什麼事都是鴻臚寺的官員在談。

談到什麼程度他都在時刻關注。

會盟的地點已經定了下來,就在長城外側,以前屬於前隋定襄郡轄下,現在勉強算是突厥人的地盤。

突厥可汗阿史那楊環把突厥汗帳遷回漠北之後,留了大邏便阿史那羅恆在大利城,前年的時候成為了兩國互易之處。

實際上是突厥做出了一定的讓步,名義上此處已淪為兩國共管。

當時李破能想到的就是當年他南歸的時候,跟那些草原野人追逐交戰的那個鬼地方,多年之後若是作為大唐皇帝重回舊地……好吧,也沒什麼好緬懷的。

草原上荒涼空曠,若沒有那些化外野人作祟,他在那裡其實也能生活的不錯,現在走到這一步,他孃的都是人逼的,他本人當初可沒那麼多的雄心壯志。

……………………

現在突厥人好像也便聰明瞭一些,阿史那牡丹從突厥王庭趕回來,身邊便多了一位副使,聽說很難對付。

那人叫鄭元璹,是個前隋舊臣,滎陽鄭氏的不肖子,父親很有名,文帝楊堅的密友鄭譯。

鄭譯是楊堅在國子監的同學,在楊堅登基的時候算是出了大力的人,但後來官位一直不顯,他就時常抱怨楊堅對他太薄,那會的臣下大多都是這個德性,不獨鄭譯一人。

後來楊堅幾次招他回朝,又幾次外貶,楊堅曾對人說,鄭譯貪贓枉法的事情灌滿了朕的耳朵,本應殺了他,但念及舊情,不忍相害,於是鄭譯便在歧州刺史任上一直到死再也未能進上一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