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殺聲一下便大了起來,人叢之中,刀光閃爍,鮮血迸流。
彪悍狂野的隋軍士卒,在軍官帶領之下,戮力向前。
他們一大部分,都戰死在了灘頭之上,並沒有什麼人,能衝到指定的高句麗人將旗之下。
但這種令人膽寒的決死衝擊,卻動搖了高句麗人嚴整的陣型,讓高句麗人根本無法封堵住浮橋上迅速透過的隋軍。
這一戰,是兩國軍士勇氣以及戰爭技藝的正面較量。
無疑,隋軍將士更勝一籌。
這一次,李破料想的差距可就大了。
從晌午過後,隋軍登上東岸,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
隋軍便在東岸站住了腳跟。
三座浮橋,三個陣地,飄揚的隋軍旗幟,豎起來便再沒有倒下。
離的很遠的李破,卻彷如親臨其境般,體會到了其中的殘酷與慘烈。
拼死一戰,絕不回頭。
隋軍將士的意志和他們在野戰中表現出來的瘋狂勁頭,讓李破吃驚不小,這就是隋軍的戰鬥力嗎?
馬邑隋軍向稱精銳,但如果是他帶領這手下的軍兵,渡河搶灘,會是如何?
這注定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不過,李破也隱約覺得,這一次戰爭當中,他並不缺乏證明這個問題的機會。
此戰,也表明了,隋軍並不缺乏優秀的將領,敢戰計程車卒。
右屯衛府大軍迅速透過了浮橋,連成一片,箭雨一下就密集了起來,那是隋軍的弓箭手,終於透過的浮橋,擺開了陣型。
高句麗人的軍陣,在不住的凹陷,很多地方,還出現了空白,在那裡,箭矢如蒿草般紮在地上,一片片的屍體,和橫流的鮮血,成為空白處最為醒目標註。
兩軍接觸的地方,一排排的隋軍士卒,揮舞著刀槍,邁著堅定的步子,不住前進,陣列之中,不時有人倒下,卻絕不會出現空當,立即便有人補上前去。
到了這個時候,高句麗人所有的抵抗,都已變得蒼白無力。
居高臨下的他們,反而處於極端的劣勢,一排排的高句麗兵卒,像割麥子一般,被隋軍砍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