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票月票,哈哈,有護法了,感謝老朋友ncil的打賞。)
雁門城下,煙塵滾滾,鐵騎縱橫。
箭矢如同蝗蟲一般在天空飛舞,城上城下,喊殺連天,突厥戰士如蟻般附於城牆之上。
守城的隋軍將士奮力搏殺,城頭之上,刀槍並舉,人影如同餃子般從城頭跌落。
鮮血是這裡最為廉價的燃料,生命在這裡得不到一絲一毫的尊重。
這儼然又是一個遼東城,又是一個血肉屠場。
不過突厥可汗比楊廣聰明多了,來到雁門郡,立即分兵四處,攻城拔寨,連陷雁門郡城池,鄔堡三十餘座。
除了宣示突厥軍威之外,也在嚇阻大隋各路援軍。
到了八月末尾,雁門郡四十餘座城池鄔堡,只剩下了雁門堅城以及隋帝楊廣次子齊王楊暕所鎮守的崞縣縣城還在堅守。
其實,和遼東城之戰唯一不同的是,突厥人不善攻城,方法太過單一,遠不如隋帝楊廣率軍攻城時那麼花樣翻新。
而這也代表著,雁門郡那麼多的城池鄔堡在短時間內陷落,並非因為突厥人真有那麼強大,而是多數城池,在突厥人到來之後,立即便開啟了城門,將突厥人迎入其中。
這一次,很多人都想錯了。
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這樣一個數十萬突厥大軍揮兵南下的時節,開城投降的後果,是極為不明智的。
突厥人這個時候也放開了手腳,一旦進入隋地城池,將領即便有心優待降人,其實也不可能了。
各個部落混雜的突厥大軍,根本就不是一個兩個將領能夠約束的了的。
於是,不論降於不降,只要被突厥人進入其中,結果都是一般。突厥人在城中燒殺搶掠,無所不為。
一座座雁門城池,瞬間便淪為浮屠地獄,煙火四起。血塞城郭。
等到突厥人像牲畜般趕著一群群的隋人男女離開的時候,留在他們身後的,除了煙氣升騰之外,是一片死寂。
雁門城能堅守到現在,其實還是得益於皇帝在這裡。別看被突厥大軍四面圍攻,一副危在旦夕的樣子。
但誰都明白,堅持,只要堅持住了,援軍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雁門城下。
後來人說,隋帝楊廣這會抱著小兒子被嚇哭了。
這個有點像謠言和故意抹黑,反正,不管這位皇帝哭沒哭,被嚇的不輕那是一定的了。
從小到大,從來都是大軍環繞的他就沒經歷過這樣的危險。雖說他很瞧不起秦皇漢武之類的君王。
總想著超越他們,但他可萬萬沒想到,還真就有那麼一天,他像古之明君一般,被圍在北地孤城之中,好像插翅也飛不出去了。
失魂落魄肯定是有的,估計連放棄反抗,給突厥可汗稱臣的想法都有了。
但他身邊的人可不想跟著他被擄去北地,像蘇武一樣給胡人放羊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