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紀靈屢屢督促各部加緊攻城,意欲儘快將彭城拿下來,以免夜長夢多。
再者,紀靈雖率有大軍十萬,但進入彭城國首當其衝所擋的就是彭城,僅能在城外安營立寨為根基。
而面對著來自於李基的無形壓迫感,令紀靈越發地生出一種如履薄冰之感,急欲攻取彭城以作立足點,再緩緩向徐州腹地推進。
只是,面對著紀靈不斷督促大軍加緊攻城。
在臧霸不斷親臨前線的頑強抵擋下,彭城看似搖搖欲墜,但卻始終沒有被攻破。
不少將領即便勉強攻上了城牆,也被臧霸給趕了下來。
眼看攻城持續了將近一日,還差一個時辰左右就天黑了。
紀靈一時萌生了率領心腹親衛攻城的心思,卻又有些忌憚於蟠踞在彭城之外遊弋的張飛一部。
為了防備張飛,紀靈留了足夠的機動兵力,為的就是警備張飛趁機襲擊後方引得大亂。
這也是紀靈留了一支精銳不敢輕易輕動的原因所在。
而就在紀靈猶豫之際,忽然有親衛來報,有一自稱昌豨之人求見。
紀靈先是一怔,然後雙方似要放光。
紀靈對於彭城之內的一眾守將,自然不會不瞭解。
以臧霸為主,其麾下還有孫觀、昌豨、吳敦、尹禮四員部將。
……
而在紀靈所在的中軍之外,率領著數百心腹轉了一圈抵達此處的昌豨,雙手也是緊張地握著韁繩,心中甚是忐忑。
只是,昌豨在離了彭城後,看著僅有數百心腹隨行離開,原本對於能否安然離開彭城的擔憂轉而卻是化作了憤怒。
昌豨、孫觀、尹禮等人,在黃巾之亂期間便追隨在臧霸左右,然後一併落草為寇,佔了開陽稱霸一方。
為臧霸效力已有七八年之久,如今卻是落得一個領著數百人悽慘離開的下場,這如何能讓昌豨心甘。
在昌豨看來,這完全就是臧霸背叛了自己。
劉備?
仁德之君?
昌豨從來就不相信這一套,什麼仁德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
嘴上說的是仁德,是百姓,實則昌豨能斷定都是生意,都是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