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遠橋自刎而死,武當上下一片痛哭,眾人接連七日為宋遠橋守靈,他遺體火化後,化為金丹,被供奉在金丹房內,張真人在後山又為其立一墓碑,宋青書等扶在墳頭大哭不止。
宋遠橋既死,尊其遺願,宋青書殺害莫聲谷之事此後武當派上下便不再有人提起。
張真人佇立於宋遠橋墓前道:“遠橋乃我首徒,為人寬和,秉性剛正,受任掌門二十餘年,任勞任怨,從無怨言,有大功於我武當,他今日飛昇仙界,乃太上道祖垂憐,無量天尊。”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在其墓碑上銘刻青雲真人宋遠橋!”眾人聽後,尊聲領命,各人心知宋遠橋一生行俠仗義,為武林做了無數善舉,救過多人性命,對武當的開創與延續也是厥功至偉,稱青雲真人乃實至名歸!(注:按臺北國史館《明二冊民間雜談載》載:宋遠橋乃武當第二代掌門,張真人首徒,原為富戶人家,為人行善好施,後家道中落,出家為道,早年生有一子,姓名不詳,患疾而故。宋遠橋為道三十年,曾助明成祖朱棣攻佔南京,居功至偉,永樂三年,宋遠橋亡故,相傳其墓中飄出數朵白雲,疑乃得道飛昇,故而成祖下旨追封青雲真人。在小說中,由於提前亡故,故作者將追封青雲真人之舉歸功於張真人,此乃野史,並非正史,於此小節諸位看官不必過於在意。)
宋青書獨自在墓前為宋遠橋盡孝,一連數日未曾進食,那小苗做好飯菜送去,他也不曾吃下。
小苗見他日益消瘦,心中實有不忍,道:“宋大哥,你這樣不吃不喝,身體早晚會垮掉的!”
宋青書只道:“如果當日我不來武當,爹爹也不會為我而死,是我害死了爹爹!”
小苗聽後,內心亦自責無比,道:“不……是我的錯,是我勸你來的武當,都怪我!”
宋青書道:“這與你無關,你乃一番好意,追本溯源,一切都是我的錯,我殺害七叔,這是報應!”
正當二人悲傷之際,一陣聲音傳來:“武當宋大俠亡故,實是令人痛心!”
宋青書聽此聲音,似乎相識,回首一看,不禁大駭,卻是那方東白,阿二,阿三到了!
宋青書豁然站起,道:“你們?”
阿三厲聲道:“好小子,原來你就是宋青書,可騙的我們好苦!”
卻見那方東白一眼也不瞧宋青書與小苗,徑自到宋遠橋墳前,為其上了一炷香,嘆了口氣,道:“萬安寺匆匆一別,再見面想不到你已魂歸地府,老夫一心想與你比試一翻,想那時你為階下囚,內力盡失,實不便切磋,現下……老夫手中這把長劍能否勝過你?便再也沒有答案了!”
他祭奠完後,對宋青書道:“宋少俠,老夫此來只想向你打聽一件事,絕對不會加害於你!”
宋青書知他要自己吐露芷若的行蹤,便道:“無可奉告!”
方東白道:“老夫還未說是何事了?你便這麼早拒絕?”
宋青書道:“你們這幾個武林敗類,無非想逼我說出芷若的下落,不要說我不知道,便是知道,又豈能告知於你們?”
方東白點點頭道:“宋少俠果然聰明絕頂,不過光聰明是沒有用的,人有時候要識時務,只要你回答了老夫這個問題,老夫立刻離開!”
宋青書道:“這裡是武當後山,我太師傅與幾位叔叔隨時都會來,你們要是願意,儘可再此逗留!”
方東白知他所言不虛,此地卻是不宜久留,道:“既如此,只好有勞宋少俠跟我們走一趟吧!”
小苗急忙攔在宋青書面前,道:“求求你們,不要傷害宋大哥!”
阿三厲聲道:“又是你這丫頭,上次就是你騙了我們,識相的快滾!”其實方東白不許兩個兄弟亂殺手無寸鐵之人,尤其是鄉下平民,若方東白不在此間,阿三早就一掌了結了小苗。
阿二道:“老大,我看還是抓了宋青書,咱們及早離去為妙,有這宋青書在手,不怕她周芷若不來救!”
方東白點頭示意,那阿二瞬間已金剛指封住了宋青書天池穴位,令他動彈不得。宋青書武功盡失,無法抗拒!
那小苗搶上,被方東白攔住,道:“孫姑娘,此事與你無關,你走吧!”
宋青書穴道被封,無法動彈,道:“小苗,別管我,你快走!”
小苗急忙哀求方東白,那方東白只作不理,並讓阿三抗起宋青書,三人已輕功往山下飛奔而去,小苗拼命追趕,卻哪裡追的上這幾名武林高手?漸漸地,方東白等人消失在自己視線中。
方東白等人扛著宋青書,一路下去武當山,急奔半晌,料那武當派中人追趕不上,這才停下,歇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