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清晨,周芷若將峨嵋派事務暫交由大師姐靜玄處理,自己則輕裝簡囊下山而去。
峨嵋距離武當路途遙遠,經過川蜀至湖北,需半月方能到達。
此時,江南與中原的交界處除山東江蘇等地尚有元兵與明軍交戰以外,浙江以下直至兩廣包括藏邊,雲貴,兩湖等南方地區已盡數為明教義軍所佔領。
在江南以下的明軍佔領區內,各地百姓雖剛經歷過戰爭所害,卻均已開始躬耕田地,逐步恢復農業。明教教主張無忌雖然遷居塞外,但代教主楊逍廣施仁政,百姓均已安居樂業。
過了江南,只中原以上地區仍然在元朝韃子皇帝手中,時值元順帝慧宗三十年,明軍與元軍在浙江,山東,江蘇等地大小戰役數十次,均互有勝敗,雙方一時未分勝負,於各個戰場均相持不下,戰局已成焦灼之勢!
峨嵋距武當之地已盡為明教佔領,因此周芷若未見任何戰爭,一路也相安無事,行徑半月有餘,已達武當山下。
周芷若思索道:“張真人武功蓋世固不用提,武當七俠,俞代延雖然武功盡失,張翠山莫聲谷早亡,但餘下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四俠各個都是江湖中絕頂高手,尤其是俞代延與宋遠橋僅比自己稍遜,如若他們不肯交出青書骨灰,那必定會動手,於自己大為不利!”
她明白自己九陰真經武功於目前不過初窺門徑,根本不可能與武當相抗衡,於是尋思不如暗自偷上武當,取回宋青書骨灰便既離去方為上策!
她行至半山腰,見前方有座涼亭,依稀記得這是武當解劍亭,凡外來之人上武當山均要解劍於此,已是光明正大之意。見涼亭邊有數名知客道人在閒聊,未免打草驚蛇,她繞過涼亭,從側面上山,一路上有多名道人來回徘徊,好在芷若輕功極佳,不下於韋一笑,加之步履輕盈,山上道人雖多,卻未被發現。
武當派中若有人亡故雖然也會例行安葬,但逝者之骨灰則會被放進金丹房內,這與佛家所言圓寂之後坐化為舍利子放入舍利塔一致,不同的只是稱謂,道家稱之為金丹而已。
周芷若故意待夜幕降臨,方才準備潛入紫霄宮,她見正大門有多名道人把守,如若硬闖,自己雖然不懼,但必定會驚動武當四俠與張真人,自己可就萬萬討不了好去。
於是只得圍繞紫霄宮外轉了好一陣,尋至一處牆壁邊緣,見有些許松樹聳立,料定此牆壁內乃武當後院,這範圍內當並無他人,因此縱身一躍,進入宮內!
周芷若進入宮內,果見此處乃一片樹林,但此間樹木較山上之樹又頗有相異,顯是人工種植而成,看來此處果真為後院。
一路由後院向中殿而去,竟然空無一人,芷若尋思:“紫霄宮這麼大,卻不知金丹房在何處?”她幼時雖來過武當,但畢竟已過去多年,又怎麼記得住?找尋半個時辰,仍未發現金丹房所在,她明白,越在紫霄宮多逗留一刻,便多一分危險,不禁憂心忡忡!
忽然,她聽見有陣陣腳步聲向自己傳來。
芷若見右側乃是一偏殿,急忙閃身入內,見正堂有塊“無量壽佛”字樣之匾額,急忙縱躍而上,藏身於匾額之後。
不久殿門被倆手提著燈籠的道人推開,兩名道人點上殿內蠟燭,便退了出去!
片刻後,又走進四人,便是宋遠橋,張松溪,俞蓮舟,殷梨亭這武當四俠,芷若心道:“這下我身處險地,萬一給他們發現,他們四人聯手,我萬萬不敵,雖然脫身不難,但如要再來拿回青書的骨灰那可就非常棘手了,可千萬不能讓他們發現我在這!”當下,儘量使自己呼吸微弱,目視下方武當四俠。
卻見宋遠橋等四人進殿後,一言不發,分別坐在左右兩邊椅子上,良久不語!
周芷若見他們始終不開口,心中暗道:“他們為何不發一言,難道他們發現我躲在這裡?現在故意不說話,想突然向我發難?”當即,右手握緊長劍劍柄,左掌使出摧心掌招式正對俞蓮舟與宋遠橋之間小桌上的青瓷!她已打定主意,萬一,四俠發現自己而突然向自己發難,她便左掌乘機凌空擊碎青瓷,右手長劍使出虛招,迅速刺向殷梨亭與張松溪,然後四俠躲閃之際,自己則破門而出,儘快離去。她明白,一旦被四俠纏上,那要脫身可就不易了!當下,全神貫注,不敢懈怠,她面臨的四人都是武林中一流高手,故而絲毫不敢大意!
又過許久,周芷若見四俠始終沒有向自己發難,心中詫異:“難道他們沒發現我?”
終於,殷梨亭突然站起,對三人道:“渡劫神僧武功這麼高,江湖上能打贏他的根本沒有幾個人,到底是誰殺了他?”
周芷若心中一驚,她猛然想起在屠師大會上與自己交過手的少林三大神僧,渡劫,渡厄,渡難三人。這三人武功之強,武林罕見,自己和張無忌拼盡全力,也未能破解他們的金剛伏魔圈,最後還是張無忌與他們三人比拼內力,才勉強維持了不相上下,已平局收場!她沉思道:“渡劫被人殺死了?卻不知渡難和渡厄如何?”
卻聽俞蓮舟道:“江湖上要說單打獨鬥能勝過渡劫神僧的無非只有三個人!”
張松溪搶著道:“不會是無忌,更不會是師傅,那只有那位神鵰俠楊過的後人黃衫女了!”
周芷若聽後,頓覺有理,想起自己在少室山上與黃衫女交手之際,黃衫女所施展的武功的確精妙絕倫,她的確有實力能殺了渡劫!
俞蓮舟搖頭道:“那黃衫女子武功雖然甚強,但是為人卻是心地慈善,曾經也揭發了成昆與陳友諒的陰謀,為武林做了些善事,她應該不會去殺害一位心地慈悲的少林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