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起初不解,當初村裡發生雪塌,滿村的人都是東拼西湊,哪怕他們那時遭遇災荒很久。
但轉念一想,她就明白了,不是每個地方的人都是胡家村人。
更何況,她還是個外人,便是有救命之恩又如何,等她走了,總有人會心裡不平衡。
她想了想,就將那些人叫到一邊,給他們留了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小信物,那是二嬸馬氏給家裡人繡的荷包,上面有各自的小名和獨特的圖案。
阿玉的自然最精美、最好看,但這個小荷包是馬氏讓阿玉拿來送人用的,材質中等,稍微有點家底的,便不會很在意。
用這個做信物是很合適的,旁人見了,也不會狗急跳牆去偷盜。
她對那些人道,倘若日後有了難處,可以去任意一家掛了金字牌匾的王家包子鋪,用信物交換。
這一招,還是阿玉向當初的張展學的。
窮苦人家,能有難處的無非是錢,有一點錢,就能過得下去了。
那些人正對阿玉感恩,也沒多想,收了東西就應了。
阿玉在沿途留下自己的訊號,又趕往下一個地方救人。
等到逍遙王帶著人和物資過來,找到阿玉時,已經是十日後了。
沿途其他地方雖然災情不比地動中心處,但也是有傷亡的,逍遙王作為王爺,自然要為百姓著想,就耽擱了些日子。
阿玉已在悅城住了十日。
悅城內外,處處都是燃燒過的痕跡,地上鋪滿了枯枝爛葉,受傷的人們就隨意躺在上面哀嚎。
不遠處,一排建議粥棚搭了起來,粥棚之後,是一排藥棚,濃濃的草藥味從中傳來。
阿玉就在其中一個草藥棚子裡。
“大人,外面有人正找您!”一個衙役打扮的人匆匆跑入藥棚,稟告。
阿玉把手裡的藥材丟進鍋裡,對旁邊打下手的人說:“煩請你看著火候,再熬上三刻鐘就要盛出來,藥渣別倒了,留著我之後來看看。”
“好,大人放心吧。”
阿玉這才擦了擦手,朝著外面走去。
她想,來的人必然是阿數叔叔他們,畢竟之前他們商議好了的,這麼多天,也該是到了的。
不曾想,外面等著的人竟然不是逍遙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