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持局面——
十拍。
納達爾依舊在測試壓制高文的反手;而高文則借鑑邁阿密決賽對陣德約科維奇的戰術,將回球控制在中路。
也就是說,高文試圖給納達爾進攻機會,但納達爾不是德約科維奇,他的正手是具有一錘定音能力的,所以,納達爾並不害怕中路來球,只要他願意,一個側身,正手就可以將中路回球直接撕扯開角度。
關鍵在於,這是訓練賽,納達爾在測試,他不著急結束這一分,而是展現自己的控球能力,持續考驗高文的反手。
同樣,高文也在測試,測試納達爾正反手強烈上旋的區別,不同應對方式產生的擊球效果,保持僵持局面。
二十拍。
高文率先打破平衡,以一拍反手小斜線撕開角度,回球落點不再控制在中路區域,而是朝著邊線突擊。
納達爾也正面回應,瞬間打亂回球線路,直線、斜線、正手、反手持續變化,充分將高文調動起來。
你來我往!
大開大合!
轉眼,紅土球場就進入驚濤駭浪模式,高文和納達爾兩個身影滿場飛奔,擊球線路都已經完全開啟。
衝刺、發力。
滑步、切削。
側身、救球。
納達爾有過機會,高文同樣也有過機會,但兩位球員雙雙展現了自己頂尖的防守能力,成功化解危機。
相持,依舊在繼續。
急風驟雨!
跌宕起伏!
恍惚之間,眾人都已經全然忘記這是訓練賽,深深感受到瀰漫在空氣裡的緊繃與焦灼,彷彿這是羅蘭加洛斯一般。
三十拍。
漸漸地,高文的腳步就有些跟不上,伴隨著回合球的拉長,就可以明顯感覺到,移動腳步的基本功不夠紮實。
而且,缺少紅土比賽經驗更是拖後腿,危機狀況下,腳步應該如何調整,沒有任何頭緒——
唯一能做的就是,憑藉本/能,以硬地的處理方式應付過去。
但結果就是,如同踩入流沙一般,陷入被動之後就很難很難重新找回節奏,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
沙沙——
腳步,一蹬、一衝,橫向滑步,身體就已經直接竄了出去,就好像正在滑冰。